首页 理论教育 《满井游记》备课札记:景物描写的静趣

《满井游记》备课札记:景物描写的静趣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很重视景物描写中的静趣,有不少令人玩味不已的篇章。《满井游记》的第二段集中写满井的初春景象,除开头用大笔勾勒全景而外,其余全属细节描写,且大多与静观有关,最突出的是关于水和山峦的描写。写景物中的静趣,基本上属于客观描写。在《满井游记》中,在客观的景物描写背后也依然有一个“我”的影子——一个“若脱笼之鹄”的“我”。

《满井游记》备课札记:景物描写的静趣

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很重视景物描写中的静趣,有不少令人玩味不已的篇章。静趣,不是指自然界事物在静止状态时的形貌,而是指作者在静观中所发现的它们的“自得”之态——唯其“自得”,故能成“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就是这样的道理。

那么,什么叫作“静观”呢?静观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它要求作者在绝对宁静的状态中观察眼前的景物,什么也不去想,只是专注地看着,以至于到了“忘我”的地步。用这种方式来感知事物的美,从美学上说,就不是“以我观物”,而是“以物观物”,即把物看成同样充满了“生的意趣”的东西。这种境界,也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无我之境”。到了这种境界,大自然间的一切事物就会以其“自得”之态呈现在作者眼前了。苏轼曾经说过:“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这个“妙”,就包含了物的“自得”之态,懂得静观的方法,也就不难“求”了。

《满井游记》的第二段集中写满井的初春景象,除开头用大笔勾勒全景而外,其余全属细节描写,且大多与静观有关,最突出的是关于水和山峦的描写。写水,作者不仅注意到它的流态和透明度,而且特别提到了“波色”。流态和透明度可一望而知,无须静观;“波色”就不同了——“冰皮”始解而为波,冷光突然闪射出来,正是它“生的意趣”的表现,却又只存在于片刻之间,则非静观不能得。作者用“乍明”二字来描述这种景象,又用“镜之新开”这个新奇的比喻加以形容,真可谓极尽波色之“妙”。写山峦,作者所用的比喻更为新奇。雪后初晴的山峦是十分美好的,雪水自高处缓缓流下,山间景色为之一新,用一个“拭”字来表现,就已经很传神了,为什么作者又进一步想到用“倩女之靧面而髻鬓之始掠”来做比方呢?这是因为作者在静观中已忘其为山,或者说是不知何者为山、何者为我,而只看到它的妩媚之态,同时也领略到了它的追求美好风姿的愿望。这个比喻,从表面看似乎是作者将“我”的感情注入“物”中,是“以我观物”,但寻根究底,从联想产生的由来说,则是作者将“我”和“物”放到了相同的位置上,是“物观物”的结果。

本文中还有一些用静观方式捕捉到的艺术细节,看起来都很平常,却又饱含着天然的意趣,像一个个生动的镜头组成了初春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写柳条,因为是“将舒未舒”之时,只用“柔梢披风”四字点出,却不仅表现了它的外形美,也暗含这样的意思:它是感春气而动,仿佛有意迎接春的到来。其他如用“曝沙”来表现鸟儿在初春阳光下的舒适感,用“呷浪”来表现鱼儿在冰下过了一冬后又重见天日的喜悦,都使人感到生机的勃郁。从这三个细节可以看出,尽管柳条、鸟儿和鱼儿的“自得”各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但又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它们都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赐予——这是何等美好的境界啊!读到这些富于静趣的细节,人们审美感受中的各种因素(感知、想象、意念、理解等)自然会活跃起来。(www.xing528.com)

附带说一下关于游人的描写,作者写游人,用的是写意手法,跟山水画中的人物约略相近,只见轮廓而不辨容貌。因为是“以物观物”,所以游人也成了作者静观中的“物”,在整个画面中只起点缀的作用。尽管如此,游人因春的到来而产生的种种“自得”之情——轻快、舒畅、喜悦等等,无不包含在“泉而茗”“罍而歌”“红装而蹇”这三个镜头里,像一杯杯淡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写景物中的静趣,基本上属于客观描写。说它是“以物观物”或“无我之境”,指的是作者不将自己的主观意念投入景物中去,而只让读者看到“物”的“自得”之态。但所写之“物”本为“我”之所见,则所谓“无我”就不可能是绝对的。正如“有我之境”中必有“物”一样,“无我之境”中也仍然有“我”,只是侧重的方面不同而已,这就是“物”与“我”的辩证统一。在《满井游记》中,在客观的景物描写背后也依然有一个“我”的影子——一个“若脱笼之鹄”的“我”。仔细品味一下那些景物细节,作者的欢悦心情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这个缘故,到结尾时文章才从对景物的客观描写升华成为一个哲理性的主题:“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绝不是偶然的。

原载《语文学习》198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