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市婚前交往时间长于全国平均水平

宁波市婚前交往时间长于全国平均水平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7],宁波婚前恋爱交往的平均时间要长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相关性分析,年龄偏大的未婚人士比年龄小的未婚人士倾向更短的婚前交往期。同时我们还针对未婚样本调查了他们对婚前财产公证的态度。表3-10未婚人士对婚前财产公证态度的统计表

宁波市婚前交往时间长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婚前相处时间

1.已婚样本婚前实际相处时间

表3-7 不同年龄已婚样本的婚前实际相处时间交互表

传统择偶方式中,除了媒人提供的有关对方家庭条件的信息之外,配偶在婚前大多不了解对方(这种情况下,交往时间选项设置为0)。如表3-7所示,交往时间为0的样本非常少,这些基本上都是包办婚姻

如果我们把1年以下的恋爱交往期称之为“短”的话,3~7年可以称之为“长”。自由恋爱的婚姻样本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1~3年的恋爱交往期显然是比例最高的,这个时间是中等长度的交往期。“80后”年轻一代,超出7年的“马拉松式”的恋爱交往期的人数比例在升高。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7]宁波婚前恋爱交往的平均时间要长于全国平均水平。

婚前相处时间宁波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略有差别,城市地区婚前交往时间在1年以下的为17.41%,1~3年的为58.30%,3~7年的为18.22%,而农村地区婚前交往时间在1年以下的为34.09%,1~3年的为50.00%,3~7年的为11.36%。农村地区恋爱时间较城市更短。

2.未婚样本对婚前交往期的倾向

除了对已婚人士婚前交往时间的调查,我们还针对125名未婚人士设置了了解其对婚前交往期倾向的选题,这些未婚人士年龄基本上都在35岁以下。其中84.00%认为与对方相处1到3年可以结婚,9.60%的人认为1年以下即可结婚,4.80%的人认为要相处3到7年,1.60%的人选择了希望相处7年以上。根据相关性分析,年龄偏大的未婚人士比年龄小的未婚人士倾向更短的婚前交往期。但总体来说,1~3年的交往期比例最高。

(二)异地恋发生情况

1.不同年龄的异地恋的占比

从不同年龄的交互表(见表3-8)来看,异地恋明显分布在更为年轻的一代,受访时在30岁以下的人,异地恋的比例(27.55%)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代(30~44岁为21.23%,45~54岁为14.89%,55岁以上的为5.0%)。

表3-8 不同年龄样本同(异)地恋统计表(www.xing528.com)

2.不同居住地的异地恋的占比

在恋爱时对方居住地方面(调查结果见表3-9),在城市被调查者中,有78.93%的人表示恋爱时对方居住地为本地,有14.05%的人表示为外省,仅有7.02%的人为本省外地;在农村被调查者中,有94.74%的人表示恋爱时对方居住地为本地,有3.95%的人表示为本省外地,仅有1.32%的人表示为外省。相对而言,城市居民更能够接受异地交往。

表3-9 城乡同(异)地恋情况统计表

(三)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个伴随着婚姻法历次修改产生的新事物,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年纪大的被调查者反映自己结婚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过做婚前财产公证,真正做过公证的非常少。同时我们还针对未婚样本调查了他们对婚前财产公证的态度。

1.已婚样本对婚前财产公证的态度

97%的人结婚的时候都没有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认为伤感情的占65.58%,认为没钱没必要的占30.86%,女方提出后达成一致并去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占1.19%,男方提出后达成一致并去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占2.08%。另外,调查样本中,农村居民中没有做财产公证的案例,城乡差异较为明显。

2.未婚样本对婚前财产公证的态度

对于是否希望婚前财产公证的问题(结果见表3-10),持“不,觉得伤感情”和“无所谓,随对方”观点的男性被调查者分别占37.36%和38.46%;42.11%的女性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随对方”,28.42%的女性被调查者持“不,觉得伤感情”的观点。

表3-10 未婚人士对婚前财产公证态度的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