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湖南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刺绣人才青黄不接,严重阻碍了湘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因此于2014年被列入文化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但是,近两年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湘绣文创的开发设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湘绣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停滞,产品销售也不顺利,这是湘绣文化创意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湖南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一)影响湘绣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体制因素

20世纪90年代,大批湘绣企业为了获取国家提供的优惠条件,都在尝试改革和改制,具体方式包括卖厂、停产等等。长沙县湘绣厂是第一个改制企业,长沙市湘绣总厂也在2003年改制成长沙市锦华丽湘绣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老湘绣企业一夜之间就销声匿迹了。除原沙坪湘绣厂改制能保留下来并有所发展外,其他集体企业无一幸免。这次改革使得很多著名湘绣企业在市场上消失了。

2.人才因素

湘绣文化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才对于湘绣的发展至关重要。很多的工艺美术大师如周金绣、刘爱云、李凯云等,在改革开放之后纷纷涌现出来,这些大师为湘绣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企业后来的改制,很多专业人才开始转行,还有一些湘绣研究人员因不满工作的待遇而选择跳槽,人才的严重流失给湘绣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刺绣人才青黄不接,严重阻碍了湘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自身因素(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湘绣文化产业的产品及种类还算比较齐全,比如当时的望城县湘绣厂以服饰等日用品为主;长沙县湘绣厂以中低端陈列品单双面绣为主;长沙市湘绣总厂集湘绣品种之大全,是业界的中坚力量,改制前仅生产西班牙披巾市场年出口额就超过1000万元,全厂生产总值约2000多万元。改制后大量下岗职工相继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了湘绣“个体户”,但是这些个体户的竞争力量非常薄弱,无法与苏绣等抗衡。为了盈利,这些个体户纷纷成为苏绣的代理商,减少了湘绣的生产,甚至对湘绣的作品及工艺进行随意删减,严重损害了湘绣的品牌形象。

(二)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近些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与产业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湘绣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历史价值,深入研究湘绣的艺术价值,以及其中蕴含的艺术元素,并且把这些元素应用到非常多的生活用品和文化艺术作品之中,这种应用被称为湘绣文创。湘绣文创是基于传统湘绣艺术积淀,经创新创意设计开发出来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它涉及与湘绣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产品,也是湘绣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代文化产品。在湘绣文创开发过程中,利用了湘绣的很多特有元素,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创产品了解湘绣所承载的湖湘历史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了湘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湘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湘绣因为是全手工制作,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售价自然也很高,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湘绣制成的装饰品和服饰都有着很好的销量,而且供不应求。湘绣文化创意产品近年也得到了政府和很多艺术家的重视,政府开始鼓励湘绣艺人与各类艺术家联合进行湘绣文创的创作,艺术家的介入使得湘绣这一传统民间刺绣工艺焕发出勃勃生机,具备了独特艺术性和创意性的湘绣文创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收藏品和馈赠友人的“省礼”。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因此于2014年被列入文化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但是,近两年湘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湘绣文创的开发设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湘绣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停滞,产品销售也不顺利,这是湘绣文化创意产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