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渡遗址研究: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

李渡遗址研究: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渡酒坊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遗址的发现,酒坊遗址是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文化遗产中最主要的部分。倘若这一带能够如愿挖掘,将是对现有李渡遗址的重要补充,它的文化遗产潜力将会更大。

李渡遗址研究: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

这是李渡遗址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形态部分,又包含两种:

(一)酒坊遗址。李渡酒坊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遗址的发现,酒坊遗址是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文化遗产中最主要的部分。遗址已发掘面积约250平方米,探方6个,揭露的遗存包括晾堂2处、酒窖22口、坑灶1座、灰坑7个、蒸馏器基座2个,以及路面(散水)、基墙、排水沟、砖池等,构成李渡遗址文化遗产中的主体部分,也是最有价值部分。

而作为酿酒糖化发酵的栖身之地的酒窖,是经摊晾下曲后的糟醅(酒母,又称母糟)进行前期发酵演变、主发酵和后期发酵(使之脂化老熟)的场所,在酿酒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酿酒仪器的检测表明:在酒窖的泥土中生活着成千上万个微生物,它们与酿酒有很密切的关系,统称为“酿酒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酒窖的泥土里活跃地生长着,形成了强大的群体优势,酒窖越老,酿酒微生物群体就越壮大,产出的酒就越香越醇。至今,在李渡镇上24口有300多年历史的小圆窖仍在发酵使用,是李渡烧酒作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它让酒作坊遗址所体现的制酒行为得到延续,传统制酒工艺也是通过酒窖、晾堂、蒸馏设施等来展现的,因此酒窖也是无形文化遗产作用的客体之一,成为文化遗产构成诸要素中的不可缺少的维系纽带。集历史价值与使用价值于一身的酒窖是整个遗址中的重要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能使李渡烧酒作坊制酒历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延续起来,并使李渡烧酒作坊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李渡遗址的发掘,由于资金不足、维护困难等原因,还远远没有全面铺开。从万寿宫及附近挖出的上百口民国以前的酒窖来看,李渡后街一带更是李渡最早的作坊集群地带。倘若这一带能够如愿挖掘,将是对现有李渡遗址的重要补充,它的文化遗产潜力将会更大。

图7—1 正在使用的24口酿酒发酵的酒窖

(二)文物建筑厂房)。建于20世纪50年代而后不断加固修缮的李渡烧酒作坊厂房也是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厂房平面呈四方形方向偏向东北,方向45度,一字九间,分别长28米,宽11米,砖柱,上列人字木梁架,上盖灰陶瓦。遗址厂房位于1958年所建两车间之间。如下二图:(www.xing528.com)

图7—2 李渡烧酒作坊建筑图(内)

图7—3 李渡烧酒作坊建筑图(外)

作为文物建筑的厂房虽然建于20世纪50年代,但它与厂房内的遗址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也谱写了古代烧酒作坊发展到近现代厂房的历史篇章,因而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作为文物建筑的制酒车间,是李渡烧酒作坊空间的构筑物,酒坊所需的建筑空间能保护着酒窖和遗址,同样也给传统制酒工艺提供了施展的场所,是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与外部周边环境发生联系和沟通的主体,使得遗产从空间上延伸到集镇环境中,同时也成为我们从集镇角度了解遗产的第一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