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及遗产价值研究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及遗产价值研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又称“润泉涌烧锅遗址”,地处河北省徐水县县城,位于刘伶醉酒厂第一酿造车间厂房内。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5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确定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同贵州茅台酒传统生产工艺技艺、四川水井街酒坊遗址等五家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及遗产价值研究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又称“润泉涌烧锅遗址”,地处河北省徐水县县城,位于刘伶醉酒厂第一酿造车间厂房内。1997年7月,酒厂在车间改建时,发现古井遗迹,后经省市县文物部门调查发掘,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年代。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5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确定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同贵州茅台酒传统生产工艺技艺、四川水井街酒坊遗址等五家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5年3月,经省文物局批准,徐水县文管所对刘伶醉酿酒公司的古发酵池和青砖古井进行了多次勘探和清理挖掘,在7层文化堆积层中出土有金元至明清时期的发酵池、水井、房基、水沟、窖穴、炉灶等遗迹以及鸡腿瓶、四系罐、水缸、酒海等盛酒器具。根据考古研究,刘伶醉烧锅起源于公元1126年的金元时期。遗址南北长28.8米,东西宽17.7米,总面积509.8平方米。地表遗迹由两排共16个发酵池、一口青砖水井组成,发酵池共分两排,每排8个,呈长方形,青砖垒砌,池东西长3.45米,南北宽1.6~1.7米,池深2米,采用单砖平砌,个别部位修补过。两排发酵池间部位原为凉糟场,后改建时又修建了一排发酵池。距发酵池北侧7米处有一青砖古井,直径1.2米,单砖垒砌,砖长30.5厘米,宽15.5厘米,厚5厘米,车间改建时将1.6米以上部分毁掉,现已修复。其中16个古发酵池,为当时已知历史最久的古发酵池,800多年来一直在沿用。在配合徐水县城内南大街、刘伶醉酒厂改扩建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房基、水沟、窖穴、灶等遗迹,进一步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www.xing528.com)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北方最早的酿酒遗址,这个发现将我国蒸馏酒酿造历史由水井坊遗址揭示的六百年提前了近三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