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研究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研究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棋盘街传统酿酒作坊区,分布面积约62000平方米。考古专家称,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是继四川省成都水井坊遗址和江西省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之后我国发现的又一处大型酒坊遗址,其生产规模之大、工艺要素之完善、保存之完整在全国均属罕见。因为“天益老号”酒作坊本身是由康熙年间的酿酒师朱煜在绵竹城西创建的,这批遗迹的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且以清末到民国这一阶段为主。

李渡遗址:中国白酒起源与遗产价值研究

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棋盘街传统酿酒作坊区,分布面积约62000平方米。2003年至2004年之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酒坊遗址进行发掘,形成《2004年绵竹剑南春酒坊遗址发掘简报[81]。考古专家称,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是继四川省成都水井坊遗址和江西省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之后我国发现的又一处大型酒坊遗址,其生产规模之大、工艺要素之完善、保存之完整在全国均属罕见。2004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应该说,这两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共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出土一大批和白酒酿造工艺密切相关的遗迹现象,仅酒窖就有26口,大的酒窖有2米深,其他包括水井、炉灶、晾堂、水沟、池子、蒸馏设施、路基、粮仓、柱础和墙基等类,展现了从原料浸泡、蒸煮、拌曲发酵、蒸馏酿酒到废弃用水的排放等酿酒工艺全过程。在“天益老号”酒坊西北侧发掘区探方内揭露出宋代至现代连续堆积的地层,不仅发掘出水井、酒窖、灶、晾堂、排水沟、盛酒坑、池子、制曲晾房等酿酒遗迹,还有房屋建筑基址以及大量瓷质酒器,对研究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传统手工业格局与分布情形,探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www.xing528.com)

因为“天益老号”酒作坊本身是由康熙年间的酿酒师朱煜在绵竹城西创建的,这批遗迹的年代为清代民国时期,且以清末到民国这一阶段为主。“现今保留下来的天益老号,是典型的清代四川酿酒作坊”[82]。在同一遗址内同时发现大曲窖、小曲窖,这在过去是没有发现的。所以,本遗址最有新意的“科学价值”,就在于它恰好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即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这一特定历史“转型期”的典型代表和实物载体。尽管绵竹酿酒历史十分悠久,宋代已是酿酒大县,但能证明白酒起源、产生的证据,目前没有发掘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