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末制导炮弹的弹箭旋转空气动力效应

末制导炮弹的弹箭旋转空气动力效应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土地” 末制导炮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图1.5“红土地” 末制导炮弹有些末制导迫击炮弹也采用旋转飞行方式, 如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 公司研发的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 , 在头部安装了半主动激光导引头, 弹体中段布置一周脉冲发动机, 在弹道末端进行弹道修正, 弹体后段装有稳定尾翼。图1.6PGMM 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图1.7加装二维弹道修正组件的PGMM 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

末制导炮弹的弹箭旋转空气动力效应

近年来, 随着常规兵器制导化的蓬勃发展, 为了保证发射平台的通用性, 尾翼稳定、 鸭舵控制的末制导炮弹也沿用了旋转体制。

“红土地” 末制导炮弹是苏联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 1984 年装备使用的第一代制导炮弹, 采用惯性+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 由制式152 mm 加榴炮发射, 射程为3 ~20 km, 弹长为1 305 mm, 弹径为152 mm, 弹重为50 kg, 命中概率为90%。 “红土地” 末制导炮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 在弹体头部安装两对鸭舵, 用作俯仰和偏航控制。 弹体尾段安装两对尾翼, 用于产生升力和保证导弹飞行稳定。 鸭舵和尾翼呈“ +- +” 形式布置(图1.5)。

图1.5 “红土地” 末制导炮弹

有些末制导迫击炮弹也采用旋转飞行方式, 如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 (Alliant Techsystems,ATK) 公司研发的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Precision Guided Mortar Munition, PGMM) (图1.6), 在头部安装了半主动激光导引头, 弹体中段布置一周脉冲发动机, 在弹道末端进行弹道修正, 弹体后段装有稳定尾翼。 为了降低成本, ATK公司将二维弹道修正组件加装在PGMM 上(图1.7)。 头部固定偏转角的鸭舵, 提供弹道修正所需的力和力矩。 俄罗斯的“格兰” (GRAN) 制导迫击炮弹也采用了旋转飞行方式, “格兰” 制导迫击炮弹弹径为120 mm, 射程为1.5 ~9 km, 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www.xing528.com)

图1.6 PGMM 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

图1.7 加装二维弹道修正组件的PGMM 120 mm 精确制导迫击炮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