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遗存丰富,成为西周历史研究的重要地点

文化遗存丰富,成为西周历史研究的重要地点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佚名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和岐山两县交界处,包括贺家、礼村、凤雏、黄堆、云塘、庄白、召李等二三十个自然村,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后周原被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岐邑废弃后,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未在此大兴土木,周原遗址成为周人都邑遗址中保存最好的一个,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在西周历史和考古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982年,周原遗址被定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存丰富,成为西周历史研究的重要地点

◎佚 名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和岐山两县交界处,包括贺家、礼村、凤雏、黄堆、云塘、庄白、召李等二三十个自然村,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

周原,史称“岐邑”或“岐周”,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灭商之前周的都城所在地。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经过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此励精图治,国力日益强盛。后周原被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自古公亶父迁都岐邑直至西周灭亡的大约三百年间周原一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岐邑成为一片废墟。岐邑废弃后,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未在此大兴土木,周原遗址成为周人都邑遗址中保存最好的一个,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在西周历史考古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982年,周原遗址被定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76年开始,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轰动史学界的丰硕成果。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大量的窖藏青铜器,这些窖藏青铜器的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世所罕见。周原也因此获得了“青铜之乡”的美誉。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的80年间,周原地区共发现了铜器窖藏30多个,出土了铜器1000余件,如1974年在庄白村一个窖藏中出土了铜器103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一个窖藏,这也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铭文的占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这些都是研究周朝史官微氏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www.xing528.com)

周原是一座埋藏极其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其数量之多,文物之珍贵远非其他地区可比。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必将有更为重大的新发现,也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文物重见天日。

◆第20辑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