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利安人的血腥征服:摧毁迈锡尼文明,带来铁资源

多利安人的血腥征服:摧毁迈锡尼文明,带来铁资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加上地震频发和气候变化,更是令迈锡尼文明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雪上加霜。就在迈锡尼社会面临全面崩塌的时刻,多利安人乘虚而入了。高大、圆头、爱战斗、不识字是多利安人的显著特点。多利安人就是这样以野蛮战胜文明,将一场血腥的征服说成是神圣的权利。迈锡尼文明被铁石心肠的多利安人摧毁了,但入侵者丝毫没有愧疚。多利安人重军事,轻文化。多利安人虽然毁掉了迈锡尼文明,但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铁。

多利安人的血腥征服:摧毁迈锡尼文明,带来铁资源

公元前1100年,迈锡尼城市变为狭小的村落,很多乡镇被夷为平地,变得荒芜一片。希腊半岛人口锐减,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逃难到别处。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为何突然荒凉凋敝了呢?

迈锡尼文明辉煌了不过200年。特洛伊之战虽然取胜,但阿伽门农回国不久就被妻子毒死。国王驾崩,群龙无首,迈锡尼很快陷入混乱。国力被消磨殆尽,迈锡尼逐步走向衰落。

仅是一个国王的死,也许不能导致一个文明的衰朽。很不幸,迈锡尼文明晚期内外交困,再也没有力量重整旗鼓。先是在地中海发生了一场持久的大面积饥荒,庄稼颗粒无收,粮食紧缺,农业工业陷于瘫痪,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了社会体制动摇。再加上地震频发和气候变化,更是令迈锡尼文明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雪上加霜。

此间,地中海上掀起了一股“海上诸族”的侵袭势力,沿海各地动乱不已,包括西面的意大利、西西里以及其他毗邻岛屿都受到冲击。来自海上的劫掠者又封锁了地中海东部商业要道。很多原材料失去了进口渠道,产品的出口也遭到拦截。对外贸易的停滞让产品更加匮乏,产业链被迫中断,各国间的沟通交流受到影响,迈锡尼文明自然也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些海上民族究竟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就在迈锡尼社会面临全面崩塌的时刻,多利安人乘虚而入了。他们是希腊传统上所称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后裔。他们把自己的入侵称为“重返家园”。高大、圆头、爱战斗、不识字是多利安人的显著特点。他们从北部入侵伯罗奔尼撒半岛,铲除了各个城邦的统治阶级,将剩余人变为自己的奴隶。这些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声称,他们本来可以和平地回到自己的故乡,但遭到希腊人的抵抗,才不得不诉诸武力。多利安人就是这样以野蛮战胜文明,将一场血腥的征服说成是神圣的权利。

迈锡尼文明被铁石心肠的多利安人摧毁了,但入侵者丝毫没有愧疚。迈锡尼的建筑、手工、文字、艺术等就此失传。多利安人重军事,轻文化。希腊半岛仿佛一夜间倒退回没有曙光的黑暗中。城市遭到毁坏之后,大多数人只能住在简陋破败的农村,那里到处是低矮的土坯房或茅草屋。食物供给常常难以果腹,生活十分艰难。社会秩序也并不和谐。人们走在路上要随时配备武器防身,暴乱动荡不断,农业生产和海陆贸易各方面都受到阻碍。很多家庭颠沛流离,找不到一方能让他们安定生活的土地。

考古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黑暗时代”。这不仅是因为文明的陨落,也是因为这段历史无据可考,既没有文字记录,也没发现任何能代表这一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诗人赫西俄德曾对这个时代表示悲叹。绘画艺术受到冷落,雕刻家仅仅满足于雕像。陶艺也放弃了爱琴文明时期精致优雅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简单原始的几何图案。(www.xing528.com)

几何陶器的标志性图案是同心圆或半同心圆。希腊艺术家把笔固定在一个有铰链的罗盘上,这样画出的弧形就会非常精确。这大概就是圆规的最初模型吧。不过,黑暗时期的工匠的确没有能力模仿迈锡尼时代的陶器形状和装饰风格,工艺和美感都远远逊色于后者。诗人认为这种陶器毫无生气,是文明的堕落。但此后,古希腊的陶器在几百年间都保持着这一主要风格。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些文化发展的痕迹。多利安人虽然毁掉了迈锡尼文明,但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铁。他们是铁器时代初期派到希腊的使者。铁的制造比青铜复杂得多,所需的熔炉温度也更高。海上贸易的凋敝中断了青铜材料的进口,而人们在地中海东部发现了大量铁矿,铁器批量生产,希腊的铁器制造得到新的发展。铁质兵器更加坚硬,不易磨损。

在冶铁技术方面,希腊要比近东地区先进得多。在公元前11世纪,希腊工匠已经掌握熔化和加工铁的技术。而巴勒斯坦到公元前10世纪末才以铁代替青铜,埃及直到公元前9世纪才开始使用铁器,且仅限于宫内使用。

诗人荷马把这段时期的民间生活和神话传说整理成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几乎是关于这段时期的全部文献了。所以,“黑暗时代”也被称为“荷马时代”。又因为荷马史诗主要是对英雄人物的颂扬,所以也被称为“英雄时代”。

【相关链接】

荷马与口头诗歌

在古希腊,当没有系统记录历史的文字时,历史只能用韵文吟唱。专业的游吟诗人在公众场合,一边弹着竖琴一边演唱。诗人荷马把当时流传的英雄赞歌汇集起来,加以删减,形成了两部伟大的史诗杰作。直到公元前6世纪,荷马史诗才在雅典被抄录下来,并一直流传于后世。不过,我们无从了解荷马的生平,甚至也不能确定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