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典籍史:野菜博录 | 三大明代救荒农书

中国饮食典籍史:野菜博录 | 三大明代救荒农书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野菜博录》,明鲍山撰。《野菜博录》插图《野菜博录》与明初朱夀的《救荒本草》、明中叶王磐的《野菜谱》合称明代三大救荒农书,在写作体例上大致相同,皆是图文并茂。在内容上,《野菜博录》“所录广于王磐《野菜谱》,较周定王《救荒本草》亦互有出入”。《四库全书》所收《野菜博录》为四卷本,分草部两卷,木部两卷,但仅载有262 种野生植物。

中国饮食典籍史:野菜博录 | 三大明代救荒农书

《野菜博录》,明鲍山撰。鲍山,明末人。字元则,号在斋,自署香林主人,江西婺源人。是书成于明末连年饥馑之时,意在备荒救民。为此,作者将自己隐居黄山时所尝的野蔬诸味,评定品级,别其性味,详其调制方法,并图绘其形,编成本书。

《野菜博录》插图

《野菜博录》与明初朱夀的《救荒本草》、明中叶王磐的《野菜谱》合称明代三大救荒农书,在写作体例上大致相同,皆是图文并茂。在内容上,《野菜博录》“所录广于王磐《野菜谱》,较周定王《救荒本草》亦互有出入”。[48]

《野菜博录》插图(www.xing528.com)

与朱夀《救荒本草》所记野蔬的烹饪方法相同,《野菜博录》对叶、花、苗等可食部分多采用“煠”。如卷上所记大蓝的食法为“叶,煠熟,水浸去苦味,油盐调食”,刺蓟菜的食法为“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浄,油盐调食”,野茴香的食法为“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野同蒿的食法为“采嫩苗、叶,煠熟,换水浸淘浄,油盐调食”;卷下所记冻青树的食法为“采芽叶煠熟,水浸去苦味,淘浄,油盐调食”,腊梅花的食法为“采花煠熟,水浸淘浄,油盐调食”,楸树的食法为“采叶,煠熟,油盐调食。或晒干,煠食、炒食皆可”,欛齿花的食法为“采花煠熟,油盐调食”。对果实等可食部分多采用摘熟果直接食用或煮熟食之,如卷下所记无花果的食法为“采熟果食之”,野木瓜的食法为“摘嫩瓜换水煮食,熟时亦可摘食”。

是书有三卷本和四卷本两种不同的版本。胡玉缙《藏书志(丁丙)》著录明天启刊本三卷,云:“草部上一百四十种,草部下一百七十六种,木部一百十九种。”与此书自序所称“所得凡四百数十种”正合,可知三卷本为原本。《四部丛刊》所收《野菜博录》为三卷本,按照野菜的品类、性味及调制方法归纳写成,共收435 种,每种均有附图,旁注性状和食法,较为简明。《四库全书》所收《野菜博录》为四卷本,分草部两卷,木部两卷,但仅载有262 种野生植物。其中,草部142 种,均为叶可食者;木部120 种,叶可食者59 种,花可食者5种,实可食者25 种,种花可食者3 种,叶实可食19 种,花叶实俱可食者5 种,叶皮实俱可食者4 种。综上可知,《四库全书》所收《野菜博录》的来源可能是:《野菜博录》原本中的“草部下”佚失,只剩下“草部上”和“木部”两卷,有人又把它们各析为两卷,最终形成了四卷本的《野菜博录》。从“木部”的体例顺序可以推知,《野菜博录》佚失的“草部下”所记内容正是那些花可食、实可食、种花可食、叶实可食、花叶实俱可食等种类的草本野生植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