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极简生活:断绝不需之物

极简生活:断绝不需之物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网友分享说,几乎把家都要“扔”空了,表面看起来是轻松宽敞了不少,可过后才发现,有些还需要用的东西,也一并被扔掉了,还得重新购买。在我看来,“断”,就是断绝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让它们进入自己的生活。“断”的核心,表象在于物质,实则在于心灵。心灵上的“断”,就是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只专注于最简单质朴的必需品。“断”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识别出欲望的面具,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极简生活:断绝不需之物

刚开始尝试极简生活时,我把“扔”当成了核心。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把家里彻底整理一番,旧的衣物、鞋子、书籍、物品,不喜欢的全部扔掉。不过,我在购物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善,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体店,依旧会对那些“感觉还不错”的东西下手。

然后,我就掉进了一个“怪圈”,不断地扔,又不断地买,周而复始。结果就是,家里的物品不过是以新换旧,并没有减少太多,而我的时间和精力,依然被那些外物捆绑着。

极简生活需要“断舍离”,但真正的“断舍离”是什么?那时的我,懵懵懂懂。

后来我发现,像我一样片面认识“断舍离”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些网友分享说,几乎把家都要“扔”空了,表面看起来是轻松宽敞了不少,可过后才发现,有些还需要用的东西,也一并被扔掉了,还得重新购买。

如果我们的“扔”,只是为“买”创造更充分的理由,这样的“断舍离”,其实毫无意义。想要开始极简生活,享受极简带来的美好,我想还是应该先弄清楚“断舍离”的真意。

在“断舍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断”,何谓“断”呢?

在我看来,“断”,就是断绝那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让它们进入自己的生活。换而言之,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是哲学家说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停止盲目添置物品的行为,再怎么扔,都只是以新物代替旧物,没有本质的区别。(www.xing528.com)

“断”的核心,表象在于物质,实则在于心灵

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否对物品的价值进行理性判断——它仅仅是我想要的(欲望),还是我真正需要的(需要)?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提示。心灵上的“断”,就是要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只专注于最简单质朴的必需品。

有了这样的自我提示后,我们就会逐渐清醒:如果一件物品只是出于想要(欲望),却没有实际的用途(价值),或者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低,把它带回去的结局会怎么样?可以想象得到,就是被束之高阁,任由它侵占家里的空间。而我们却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为这个没有太多实际用途的物品,消耗时间和精力去收拾整理。当这样的物品一件接一件地被带回来,家里的空间就会越来越拥挤,越来越逼仄。

新鲜有趣的物品,总是层出不穷的,身处在万花筒一样的世界,我们时刻都要面对诱惑。“断”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识别出欲望的面具,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对很多东西的追逐,通常都不是源于需要,而是因为被欲望牵制,或是随波逐流,抑或出于世俗虚荣,才陷入了对物质的迷恋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阳台梦,坐着舒适的摇椅,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吹着徐徐的微风,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或咖啡,眺望着远方……可回到现实中,我们的阳台往往变成了晒衣坊、杂物室、储物间,囤积着一堆不用的物品,而自己却要小心翼翼地才能找到一处下脚之地。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样的生活,主角还是我们自己吗?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时,不妨回想一下:支撑自己这一天生活的物品到底有哪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有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样的反思,往往会让我们惊讶,就如同苏格拉底到闹市逛了一圈,最后感叹: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