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拒绝广告牵线,开始极简生活

拒绝广告牵线,开始极简生活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几个朋友闲聊,说起各自儿时的一些“糗事”,娱乐之余也颇有感慨。

拒绝广告牵线,开始极简生活

和几个朋友闲聊,说起各自儿时的一些“糗事”,娱乐之余也颇有感慨。

席间,某君说道:“我记得小时候,每次看到方便面广告,都特别想吃。那时候,家里面买的方便面都是袋装的那种,不会买零散的桶装,但广告里的俊男靓女们,吃的全都是桶装的,上面有着绿色的葱花,还有大大的肉块,热腾腾的,特别诱人。

“那时候年龄还小,看事情也比较简单,总觉得桶装的比袋装的贵,就是因为里面有肉块,做出来和广告上一模一样。后来,我攒了好多天零花钱,自己跑到商店买了一桶,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就打开了,结果我特别特别失望,那种失落的劲儿别提了,因为里面根本没有肉块,而且调料包和我平时吃的袋装方便面,一模一样。我第一次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心疼我那一毛一毛攒下的零花钱。”

他说完之后,大家都笑了,并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包括我在内。

其实,这也很容易解释,小孩子辨别能力没那么强,压根儿也不知道什么叫作“包装”,更不知道很多广告就要做成这样,才有吸引力。用家里普通的碗,把方便面的调料加进去,再倒上开水,纵然你说这东西再好吃,纵然你表现得再垂涎欲滴,也不如把画面设计得完美一点,让人在视觉上产生想要购买和尝试的冲动。

如果说儿时的我们太过单纯,容易被视觉上的完美所欺骗,那么成年后的我们,就保证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吗?当然不是。

众所周知,网购现在非常流行,因为不用出门就可以买东西,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的介绍,以及购买过的网友对此商品的评价,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判断此商品是否值得购买提供信息。网购虽好,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看上了一件衣服,款式很喜欢,质地也不错,价格还很合适,拿到手里的时候甭提多高兴了,可一上身就发现问题了——不好看。明明想象着它应该是宽松的,可现在却变成了紧身衣?明明想象着领口没这么大,可现在露得太多没法穿?明明想象着它应该是湖蓝,可现在拿到的怎么成了深蓝?……(www.xing528.com)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的想象从哪儿来的?定是来自网上商品介绍的图片。我们对于它的样式、穿上的感觉的想象从哪儿来?肯定是来自广告中的模特

其实,这就是问题的答案。你看到的图片是实拍的,千真万确,但你知不知道有种技术叫作PS?你看到的衣服上身效果是宽松的,但你有没有发现模特的体重不足90斤,还有拍摄角度是把人拉长的?

再退一步来说,即便你拥有模特般的身材,用专业的方式为你拍摄,然后进行PS处理,结果肯定比你自己对镜独照时的感觉好很多,但跟衣服的代言模特相比,依然不会是同样的感觉,因为你们是两个不同的人,纵然模仿得再像,气质神韵也无法完全一样。

透过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我们该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透过广告看到的事物,未必都是它最真实的一面,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很多东西都是被“包装”过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华丽丽的、特别吸引人眼球的东西。如果我们太轻易地就相信它们是完美的,那就无异于掉进了一个局,设计这个局的,可能是为了勾起人消费欲的商家,也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

当我们把眼睛看到的广告中被包装的事物,当成了生活中它原始的样子,当有一天事实的真相摆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不是对这件事物失望,就是对自己失望,总觉得结果太不完美。事实的真相是,它们本身就不完美,只是我们被包装过的外表暂时欺骗了而已。

广告这个东西,看多了容易心动,买错了容易后悔,没买到容易生气,买不起容易有压力……总之,原本平静的生活,很容易被广告搅乱。与其被广告牵制着,倒不如主动远离,看清广告的本质,不轻易被诱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只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足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