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军作战策略转变: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我军作战策略转变: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加强一线指挥,11月3日德山岘又成为军的前指。总之,炮兵和步兵各级指挥所,战时观察都很紧密,情况处置也得当。防御作战,坚守阵地,各级指挥推向前沿,指挥组织好,就能将被动变为主动。上甘岭战役,15军整个前指就是在往前推,我们军参谋长张蕴钰三上五圣山,仗指挥起来那就是在运筹帷幄之中。在上甘岭防御战里,我们也有自己的作战特点,这些都是美军没有的。上甘岭战役开战后,兵力部署基本形成了开战的雏形。

我军作战策略转变: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一般来讲,防御作战是比较被动的。但是像上甘岭战役这样能够争取到主动,打得也是很有特色的,很少。

上甘岭战役打响时,10月14日45师指挥所就设在德山岘,以统一指挥参战的步兵和炮兵作战;我们在五圣山、上所里北山还设立了两个团指挥所,分别指挥597.9与537.7北山两高地作战的步兵营与迫击炮;菊亭和448以西高地有两个营的指挥所,分别指挥两高地参战的连队;在内松馆、獐谷、水泰里还设立了统一后方供应的指挥机构;军的指挥所设在道德洞,这样排兵布阵对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是有力的。为加强一线指挥,11月3日德山岘又成为军的前指。上面所提到的所有指挥所都是设在坑道工事里面的,这就保障了指挥所的稳定性,以至于在那样激烈的战斗中,我们的指挥员仍然能保持不间断地指挥行动。五圣山也有我们炮兵的观察所。总之,炮兵和步兵各级指挥所,战时观察都很紧密,情况处置也得当。

防御作战,坚守阵地,各级指挥推向前沿,指挥组织好,就能将被动变为主动。我们阵地上只要还有一个排,战士就可以在一个排的基础上建起一个连或两个连的阵地。我们营、团干部直接进入坑道,坑道里即便是放一个排,那就可以变成一个营,一个营的指挥就比一个连的指挥水平高得多了。所以说前沿坑道的性质和指挥的正确,就决定了我们的战士为什么这样勇敢,为什么能打得那么好!像134团4连赵毛臣,他那时候是个指导员,虽然守坑道的时间比较长,但他在那个坑道里就很好地履行了指导员的职责。他们坚守的坑道条件十分恶劣,50米长的坑道被炸了一截,四个坑道口被堵死,只剩一个口,还面对着敌人,出了洞口30米,就是敌人的堡垒。坑道里没有水、空气污浊,这里面集中了四个单位的同志,80来人,其中大部分是伤员和勤杂人员,真正的战斗员已经不多了。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大家以坚强的意志同困难和敌人斗争。赵毛臣首先健全了坑道的党组织,鼓励大家发扬红军精神战胜困难,并组织小分队出击。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与连长一起还制定了相互支援的方案,组织人员抢回了20多壶凉水、40多颗手榴弹、3支半自动步枪,还有不少子弹。坚守坑道里的许多伤员也不顾伤情,提起冲锋枪守卫坑道口。当时,守卫各个坑道的连队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艰难困苦中变得更加无畏!

我们有了坑道,指挥就比较稳定,前线营的指挥所就能变成团的指挥所。比如135团3营指挥所,战斗激烈时,团里的领导干部就出现在他们的指挥所里——怎么用兵?怎么反击?怎么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干部在坑道里亲自指挥。这时的阵地呀,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这里成了团的指挥所。两个营的指挥所发展成团的指挥所,而团的指挥所还可以发展成师的前指。在五圣山,师里、军里的干部都会直接到团指挥所,研究战事。大家齐心将前指一推前,这个仗打得呀,就大不相同了!上甘岭战役,15军整个前指就是在往前推,我们军参谋长张蕴钰三上五圣山,仗指挥起来那就是在运筹帷幄之中。可美军呢?他还是按照他的那个规章打仗。他还以为这个仗是他们的一个连对付我们的一个连。而实际上,我们这一个连展开的阵地已经是用营,甚至是团的指挥水平与他较量,这个战法灵活机动就非同寻常。所以说战士立功,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战士的水平,但他代表的是防御作战里一个营、一个团,甚至一个师的水平。比如说黄继光,这位英雄也能反映他那个营参谋长的指挥水平。当然黄继光自己很勇敢了,而使用黄继光的正是营的参谋长张广生。那位营参谋长很聪明,点子特别多,平时他就喜欢黄继光,那是他的宝贝,他对黄继光很信任,所以把英雄用到了关键时刻,这就是真水平!邱少云英雄事迹也能代表他所在87团9连连长和指导员的水平。部队接受任务打潜伏战,离敌人并不太远,也就是几十米嘛,邱少云为了整体利益献身,否则的话,他一动,他们一个连都有可能遭到重创。

我们坚守的阵地,就上甘岭这两个小山头,战前敌人曾多次侦察过,那只不过是我们两个排的阵地。这一点儿不假,确实是两个排的阵地!但敌人没有料到的是,仗打起来就不一样了!敌人进攻时,阵地就不只是两个排了,头一天打仗就是一个连,还是一个加强连——那个597.9就有四个排坚守嘛。再打着打着,这两个阵地兵力不断,用如此多的部队来防御,这一点敌人估计是不足的。所以“一场有限的战斗”最终变成了“无底洞”,双方竟在这两个点上反复争夺了43天!

的确,我们有了阵地,打起进攻战、防御战,作战水平就大大不同。美国最恼火的是中国军队作战从不按照战斗条令去和他打,也就是不按照正规战那个办法打。比如我们打运动战的时候,就是搞穿插,迂回穿插;打夜战,我就夜间揍你;打近战,我就近距离杀伤你。这些在操典上没有,在外国军队的经验里也没有。

在上甘岭防御战里,我们也有自己的作战特点,这些都是美军没有的。哪有一个营或团的干部在战斗激烈时,亲临一个排的阵地去指挥作战?外国哪一个军队也没有。这个特点只有中国军队才有,是咱们军队特有的传家宝。所以毛主席在制胜要素里把“阵地坚固”作为一条,说明这是防御作战里的一个特点,没有这一个“阵地坚固”,就没有制胜的条件了。

仗打到第三阶段的时候,我们的炮火有了改观。那时候敌人与我们的炮弹就是3∶1了。这是因为我们在27日第三阶段打反击以前,已经打了韩军27门炮,致使韩军的炮削弱了;美军的炮向后拉,我们的炮弹一下子又打了他,所以他往后一转移就陷于完全被动了。为什么87团上来能守几天呢?因为条件不同了,西边的美军撤走,把烂摊子留给韩2师自己收拾,但我们还硬是想着再把美军拉一家来,使最后的战果更大一点。这个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

45师师长崔建功和部队指挥员一起制定作战方案

这场战役为什么能指挥好?本来应该是兵团来指挥,但是兵团把这个指挥权交给了秦基伟。为什么交给他?就是他更适应这个指挥特点——这里是他的阵地,他比较熟悉也好指挥。秦基伟在战役指挥上也采取了一套办法:(www.xing528.com)

第一,分配兵力。把45师分到上甘岭的两个阵地上,各自负责,东边的537.7北山由133团负责,西边597.9高地由135团负责,直到阵地收复才算完成任务。上甘岭战役开战后,兵力部署基本形成了开战的雏形。

第二,补充兵力。到了战役第三阶段,29师、31师、34师的部队都来了,虽然番号比较多,但算起来完整的部队实际是三个师的实力。

第三,找顾问。部队机动上来,为尽快熟悉战场环境,45师留人做顾问。像45师师长崔建功就做了12军副军长李德生的顾问;15军张蕴钰参谋长就作为李德生前指指挥的助手;团指挥所也是这样,134团张信元是597.9这个地方的顾问,孙家贵开头是87团的顾问,以后又是34师的顾问。45师在兄弟部队的营、团都留有顾问。由于各级都有顾问,战场情况就熟悉得很快,新部队来了也能及时掌握战况。

第四,指挥固定。大反击成功后,像司令部的这一套班底,并没有完全撤走,而是不断地加强。在部队换防之后,像135团的作战股,股长、得力的参谋都留下。45师、团指挥员和侦察、作战干部,分别充当陆续参战部队的顾问。师、团一套侦察、通信、后勤,以及一整套机器设备和迫击炮、指挥保障分队也都留在了后续部队。有新部队来,装备马上就加进去,一直继续执行任务到完全恢复阵地,做到了指挥和各项保障工作不间断,并且不断加强。

反击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三个师,但12军31师的部队是配属15军参与作战,兄弟部队上战场必须了解情况,因此友邻部队就有一个同志先在我们这里担任联络员,反击下来以后再到李德生那个指挥所。指挥所中45师由师长和作训股长,还有参谋一块儿组成一个顾问组,协助李德生同志指挥,因为当时45师的人从头打到尾,对情况都比较清楚,所以这个顾问组就与友邻部队一起,他们真正起到了顾问的作用。此外,炮兵、通信等都是45师留下来的作战班子,这一套班子负责到底,炮兵对战场的情况也是很熟悉的了。

这个经验就叫作“换兵不换将”。像45师的主力134团,主要是由135团团长指挥打的阵地,虽然134团团长也在,但他听135团的指挥,86团那个周连杞上去以后指挥也还是以135团为主。秦基伟始终是这个战役的总指挥,这也是防御作战的一个特点。其他的工作就比较熟练了,从政治工作到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固定的一套程序。虽然战争发展很快,但经验总结也比较快。这方面的工作搞得比较好。

“指挥得当”这一条,从敌情判断,兵力部署,大战打响以后,领导上是急急忙忙把兵调过来呢,还是比较有准备的调?这些都是一个指挥员,作为一级党委应很好考虑的问题。作为45师来讲,兵员越充分越好,炮火越加强越好。但从全盘考虑,调动要有个限度。这个决心还是主席下得最正确,如果不是从战斗发展成战役,上级也不会给你调兵团预备队来。原来才60门炮,打到最后打出133门炮,越打越多嘛!

上甘岭战役初期,45师单独应战,头三天估计不足,比较乱,以后就走上了轨道,作战随之井然有序。

战时的45师指挥所大概只有六个人,两个作训参谋,一个通信参谋,另外还借了一个见习参谋,所以说指挥所的组成是非常精干的。指挥所在洞里,有一个公共休息的空间,大小就是刚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图,还有几个凳子。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只能有一个人在床上休息一下子,而其他人都是坐着、靠着。29师张显扬、王新去了以后就得加凳子,最多的时候加到十来个。指挥起来一般就是这么一个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