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望厦炮台:历史背景、防线核心堡垒,陆战炮台

澳门望厦炮台:历史背景、防线核心堡垒,陆战炮台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望厦炮台, 又名莲峰山炮台和黑鬼山炮台, 是北面防线的核心堡垒。可以说望厦炮台的修筑, 标志着以“望厦” 命名的官方地名开始出现。因此, 望厦山才一度落得“黑鬼山” 之恶名, 望厦炮台被扣上“黑鬼山炮台” 的臭名。望厦炮台虽然不具备海防能力, 但却是澳门唯一一座陆战堡垒炮台, 这充分地突显澳葡的侵略扩张野心。望厦炮台属于小型军事基地, 呈不规则形状, 放置火炮的上限是10 门, 是当时澳门最北的防线。

澳门望厦炮台:历史背景、防线核心堡垒,陆战炮台

望厦炮台, 又名莲峰山炮台和黑鬼山炮台, 是北面防线的核心堡垒。 它坐落在澳门半岛北部, 海拔60.7 米高的莲峰山上, 其炮火覆盖控制澳门北部的陆地, 包括旧关闸及其要地, 但不涉及海域部分。

1. 建置沿革

望厦炮台始建于1849 年, 由总督亚马留主导和策划, 与关闸直线相对, 目的是为了防护清廷的军队。 因亚马留被刺杀, 澳葡军官随即展开报复行动, 引发关闸之战, 结果迫使中国守军的防御圈逐渐退出旧关闸区域。 以上情况为葡萄牙人修炮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因牵涉到不少政治和计划方面等因素, 导致炮台的工程一度被搁置。 后因马蛟炮台的建立“原望厦炮台变得无关紧要, 加之年久失修, 被命令拆除”[47]

而到了1864 年, 时机比较有利之际, 葡萄牙驻澳军方, 也进一步意识到望厦山对威胁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于是恢复望厦炮台之工程, 望厦炮台得以重建。 1866 年9 月, “工程兵出身的澳督阿穆恩主持的望厦炮台重建工程完工”[48]

完工后的炮台规模得以扩大和完善, 并与旧关闸成一直线, 炮火更可覆盖此直线的范围, 并包括中国的边防军营。 可以说望厦炮台的修筑, 标志着以“望厦” 命名的官方地名开始出现。 直到1960 年炮台才停止使用。

此炮台后改为驻守澳门的非籍葡兵营地, 这些军人大多是来自非洲安哥拉、 莫桑比克等地的黑奴佣兵。 他们声名狼藉, 经常酗酒, 惹祸生事, 又下山抢劫或骚扰居民, 侵犯妇女, 深为群众憎恶。 因此, 望厦山才一度落得“黑鬼山” 之恶名, 望厦炮台被扣上“黑鬼山炮台” 的臭名。 后炮台兵营在葡人失势后被拆毁。[49]

20 世纪80 年代改建为澳门著名的旅游学院。 1997 年炮台周遭被改造为市政公园。 望厦炮台虽然不具备海防能力, 但却是澳门唯一一座陆战堡垒炮台, 这充分地突显澳葡的侵略扩张野心。(www.xing528.com)

20 世纪时期, 望厦炮台更加设了中央瞭望台和岗哨, 两者都是用水泥灌注的, 其中位于望厦炮台平面图中三角形的中央瞭望台, 更充分展现现代军事特色, 呈三角形的外观具有一定的遮蔽力, 内置有瞭望窗口、 机枪枪眼和沟通岗楼的暗梯, 以加强综合机动性。

望厦炮台平面图(1900 年)

2. 炮台结构布局

澳门地区各炮台和堡垒的区域大多沿海分布, 但望厦炮台却是大陆炮台, 置炮位置正对关闸。 其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中国军队的“侵犯”,另一方面足以表明澳葡企图占据澳门的野心。 望厦炮台属于小型军事基地, 呈不规则形状, 放置火炮的上限是10 门, 是当时澳门最北的防线。

炮台的主要设施包括护墙和炮台主体, 炮台主体原始建筑只有火炮架设点(平面图左上的两矩形位置) 和补给库(平面图的圆形位置),补给库设有一扇木门供进出, 内有军需品、 口粮、 军火和炮弹等, 并由一条楼梯和堡内广场相连, 门牌上的“OPM1887” 是补给库重建年份。岗楼及其内部的指挥室则经过改造, 而中央瞭望台(平面图楼梯对上的三角形)、 岗哨(平面图两旁的矩形) 和主炮炮台(平面图右上角位)则是新建筑。 其中护墙厚度已经强化和加强抗爆裂性, 可抵御大型舰炮的炮弹。 墙体采用石头砌成, 外围还有一段不完全包围的矮墙, 形成一种内外包裹的墙体。

但是这已经与19 世纪的炮台设施完全不一致, 尤其是堡内广场,新旧建筑不伦不类, 混淆不清, 使人难以了解炮台的沿革, 同时难以就炮台设施进行划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