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望厦村研究:望厦兵营及其历史

澳门望厦村研究:望厦兵营及其历史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望厦汛望厦汛, 乃一兵营, 原在望厦村, 故址即今之汛地街。[71]前山营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控制澳门, 在望厦设一兵营是遏制澳门的军事手段之一。道光二十九年, 葡人逼迁望厦汛, 毁拆香山县丞官衙, 葡兵侵住搭石炮台,监沈义士死于狱。此炮台后改为驻守澳门的非籍葡兵营地, 即望厦炮台军营。

澳门望厦村研究:望厦兵营及其历史

(一) 望厦汛

望厦汛, 乃一兵营, 原在望厦村, 故址即今之汛地街。 清同治年间(1862—1874 年) 编修的《广东图说》 称: “莲峰山, 在(香山县) 城东南一百三十五里大海中, 有望厦汛。”[66]可知, 该汛营在莲峰山下。而在《赵氏家族图》 中, 其位置在先锋庙旁边。 自道光咸丰、 同治以来, 葡人逼迁望厦汛,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 望厦汛屯白石村三山宫。[67]

望厦汛的设置与“前山营” 有莫大的关系。 据相关资料载, “是岁(嘉庆十四年), 前山寨设游击守备、 水师千总各一, 把总外委、 额外外委员二, 募马步兵四百, 分左右哨, 为前山营。 一把总率兵六十, 防关闸。 汛闸外里许之望厦村, 并派弁兵协防。”[68]而前山营分防三汛:一望厦, 二关闸, 三南大涌。[69]由此可知, 前山营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 开始派兵协防望厦, “望厦汛” 当以这一时期设置。 望厦汛在前山营南十六, 上至关闸汛一里, 下至澳门妈阁海八里。[70]其位置可参见道光年间《香山县志》 之 《澳外戎属与各属交界图》 和道光十九年(1839 年) 《粤海关志》 之《澳门总口各税口图》。

那么当时中国政府设置望厦汛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据《广东通志》载, “嘉庆十四年, 督抚奏请设立专营控制澳门, 移平镇营游击守备,兼拨千总、 外委作为前山营, 隶左翼镇管辖。 嘉庆十五年, 因设水师提督, 区分水陆, 改归广州协管辖。”[71]前山营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控制澳门, 在望厦设一兵营是遏制澳门的军事手段之一。 中国其他沿海省海防仅仅防海寇, 广东省则要兼顾防“夷人”。 就广东省的形势论, 则香山最要; 就香山之情事论, 则澳门最要。 参阅古文献知, “澳地密迩县城,蕃舶络绎, 民夷杂居, 易生衅隙。 近日夷人生齿益繁, 市易视前更广,稍疏防范躲, 狂妄顿生, 虽事后必悔罪输诚, 而临时已诪张为幻。 大防所系, 国体宜伸, 欲求绥帖夷情, 先令恪遵成宪。 故此编于险要之附近澳门者, 罄胪简中, 较他县倍加详备, 使览者晓然于轻重缓急之意云。”[72]鉴于此, 望厦汛便“应运而生”。

其实在望厦村被侵占之前, 望厦汛已被迫迁移。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 葡人逼迁望厦汛, 毁拆香山县丞官衙, 葡兵侵住搭石炮台,监沈义士死于狱。 同治十三年(1874 年), 葡人闯关闸, 毁汛墙。 光绪五年(1879 年) 谋占龙田村。 光绪九年(1883 年) 谋占望厦村。 望厦汛的迁移, 与关闸汛的被毁, 无疑加速了澳葡的侵占步伐, 同时也说明当时清政府已羸弱不堪, 无力抵抗澳葡的侵略步伐。(www.xing528.com)

(二) 望厦炮台军营

望厦炮台军营曾为驻守澳门的非裔葡萄牙军营。 望厦炮台始建于1849 年, 目的是为了防御清廷的军队。 由澳门总督亚马留负责督造,亚马留被刺后, 炮台被毁。 1864 年重新修建, 至1866 年全部完工。 到1960 年炮台停止使用。 此炮台后改为驻守澳门的非籍葡兵营地, 即望厦炮台军营。 这些军人大多是来自非洲安哥拉、 莫桑比克等地的黑奴佣兵。 他们声名狼藉, 经常酗酒, 惹祸生事, 又下山抢劫或骚扰居民, 侵犯妇女, 深为群众憎恶。 因此, 望厦山才一度落得“黑鬼山” 之恶名,望厦炮台被扣上“黑鬼山炮台” 的臭名。 自澳门取消驻军后, 军营便荒废空置, 后炮台兵营在葡人失势后被拆毁。

至20 世纪80 年代始改建成澳门政府旅游司管辖的旅游学校。 目前, 该校有校舍数座, 并有一设备完善的宾馆, 接待贵宾住宿。 旅游学校经多年不断建设后, 环境甚为优美, 山径处处林荫, 遍植草木, 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