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边探源:论文卷《翁偶虹文集》

走边探源:论文卷《翁偶虹文集》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走边”之所以名“走边”,却和“起霸”之所以称“起霸”一样,都是胚胎于最早的一出戏。“走边”也是从一出名叫《走边》的戏而定名的。第一天打炮,“说书红”就贴了《走边》。原来这出《走边》就是晋剧《杀府逃国》的“逃国”。伍妻自刎,是为《杀府》,子胥《逃国》,即为《走边》。据“说书红”介绍:这出《走边》,原是全部《白虎鞭》中的一折,他的前辈艺人老元元红、十三红等都在北京演过。

走边探源:论文卷《翁偶虹文集》

“走边”是京剧武戏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历来的解释是说剧中人在机密、隐避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的“靠边走”的动作,所以叫“走边”。从形式和内容相结合上讲,这种解释基本是对的。但是“走边”之所以名“走边”,却和“起霸”之所以称“起霸”一样,都是胚胎于最早的一出戏。

《起霸》是昆曲《千金记》里的一折,和《连环计》里的《起布》同一体例。这是一出介绍人物的“小折子”,根本没有剧情可言。而最早的京剧班中,却时常在开场演出。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观众欣赏,而是一堂甄别花脸演员的考试课。从前京剧的花脸演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身材必须在八尺以下,七尺以上;第二是嗓子必须能唱[正宫调];第三是必须具备一个广额丰顶的头颅。那时,二衣箱上专有一件“霸王靠”,尺寸就是八尺左右;盔头箱专有一顶“霸王盔”,大于一般的盔头,八角翘起,名“霸王八面威”。初搭班的花脸演员,第一出必须唱《起霸》,看他是否能挑得起那件“霸王靠”,戴得上那顶“霸王盔”,唱得出那支[正宫调]的曲子。同时,通过“起霸”的舞蹈动作,也可以考验他的“肩功”、“顶功”、“腰功”、“腿功”。假如演员一一过关,就可以录用搭班了。

京剧里许多不同形式的“起霸”,都是从《起霸》这出戏里的基本动作演变而来,定名“起霸”,以示根源。

“走边”也是从一出名叫《走边》的戏而定名的。它也是一出介绍人物的“折子”,人物是伍子胥。一九三五年以后,我偶因给李世芳编戏的机会,与乃父晋剧名旦李子健晤谈,说到《走边》这出戏,他说晋剧演员中目前只有一个老艺人“说书红”身怀此技,延续至今。一九三九年春,子健约来了“说书红”。同来者有旦角程玉英、花脸马武黑等,演出于广德楼。第一天打炮,“说书红”就贴了《走边》。(www.xing528.com)

我专心致志地看了这出戏,至今记忆犹新。原来这出《走边》就是晋剧《杀府逃国》的“逃国”。剧情与京剧的《战樊城》大同小异,同样是楚平王杀了伍子胥的父兄,派武城黑到樊城来捉子胥。伍妻自刎,是为《杀府》,子胥《逃国》,即为《走边》。连演者曰《杀府逃国》。单演者即曰《走边》,意思是伍子胥由楚奔吴,隐避、机密地从楚国“边”界而“走”。

《走边》不只“走边”而已,繁重的舞蹈身段,不下于“武胡”的代表作《秦琼观阵》(梆子的“武胡”相当于京剧的武老生)。出场是一套“走边”舞蹈,和京剧的“走边”一样,从报家门、表白过渡到一支[新水令]曲子,亮相下场。第二场武城黑领兵追下。三场又上伍子胥,手里却多了一条马鞭,稍作舞蹈,唱四句梆子[散板],即起走马身段,衬托着富有特色的梆子锣鼓,在许多繁重的动作中,用眉梢眼角,遥瞰近窥,左顾右盼,加以撩髯、挑髯、膨髯、甩髯,把伍子胥逃亡途中的内心感情与思想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与武城黑小有开打,夺路而逃。角色虽单,剧情虽简,而刻画人物,反觉丰腴。

据“说书红”介绍:这出《走边》,原是全部《白虎鞭》中的一折,他的前辈艺人老元元红、十三红等都在北京演过。京剧里的“走边”,即从此剧中的舞蹈蜕化而来,以剧立名,与“起霸”同。通过“说书红”的实践表演和详细解释,京剧中“走边”这一术语的来历霍然而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