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地军魂》:真实揭秘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壮烈胜利出逃

《战地军魂》:真实揭秘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壮烈胜利出逃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事就发生在“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中的17号美军营房。《战地军魂》开场白是囚犯曲奇的个人陈述,点明这是在德国的战俘的亲身经历,这样的独白一下子给影片的真实感加了十分。《战地军魂》最后以唐·泰勒和威廉·霍尔登的胜利出逃作结,但是主角临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尊敬。在《战地军魂》中比利创造了一个集中营,在那里官不像官,囚不像囚。

《战地军魂》:真实揭秘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壮烈胜利出逃

1953

STALAG 17

导 演 比利·威尔德  

编 剧 比利·威尔德  

主 演 威廉·霍尔登  

    内维尔·布兰德 

    理查德·厄尔德曼

剧情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士兵被关在德国战俘营;他们多番策划逃走,却屡屡被德军识破,令他们怀疑当中有内奸。众人继续策划逃离这个“牢不可破”的战俘营,同时竭力找出内奸。(www.xing528.com)

故事就发生在“二战”后期德国战俘营中的17号美军营房。男主角威廉·霍尔登是个反面英雄,在战俘营中经营黑市,经营范围包括黄赌毒。他自制烧酒,保证质量,就是不会毒瞎顾客;经营地下赛马,参赛选手是抓来的耗子,全都有花名的;还有望远镜,用来偷窥远处的苏联女战俘营。因为他没心没肺到开盘赌逃狱同伴不会成功,被怀疑是营中内鬼,备受凌辱。

最后他设计揭穿奸细,冒险护送军中仇家越狱,临走前对全部室友说:“如果咱们在美国重逢,不要假扮我的老友。”

画外之音

老酒鬼比利·威尔德编导的战俘营电影,这部监狱题材的不朽经典巧妙地融合了幽默以及对群体意识的批判——当大家都认为某人是坏人时,他们是不是一定正确,是不是有权“审判”他。

导演比利·威尔德本想成为一名律师,但终究还是放弃了,他在维也纳报社做过记者的工作,1929年开始编写剧本而涉足影坛。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掌权前,他为许多电影编写过剧本,但由于担心自己是犹太血统引起杀身之祸,最终移居巴黎,与人合作导演了一部电影后,逐步进入了好莱坞

《战地军魂》开场白是囚犯曲奇(cookie)的个人陈述,点明这是在德国的战俘的亲身经历,这样的独白一下子给影片的真实感加了十分。《战地军魂》最后以唐·泰勒(Don Taylor)和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的胜利出逃作结,但是主角临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尊敬。只有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对不起,兄弟,我们都看错了你。”而霍尔登似乎也并不在意,只是说了一句:“算了。”他协助在战前与自己有家族仇恨的泰勒逃出了集中营。本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如果咱们在美国重逢,不要假扮我的老友。”又一次把观众带回现实,谁又能不记前嫌呢?这只是人的本性。

在《战地军魂》中比利创造了一个集中营,在那里官不像官,囚不像囚。纳粹似乎不是很残暴,而囚犯也享受了远离战火洗礼的战场的“安逸生活”。从众人对那个神奇的鸡蛋的渴求,到它变成煎蛋时的无奈;从苏联女兵的到来,到囚犯们想尽一切的方法去偷看她们洗澡,都充满了比利式的幽默,不可想象地发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和那样的战俘营。无意间抓住叛徒和不太周密的逃生计划并成功,则更彰显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营救,而是对于不同美国式人生的刻画。形形色色的美国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人都具有美国式的精神——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2002年3月28日,抱过6次奥斯卡奖“小金人”的电影大师比利·威尔德去世了,但他给影迷们留下的却是经典的影片,如《日落大道》、《热情如火》、《公寓春光》等等,这些都让很多人着迷。在影迷的眼中,比利·威尔德所拍的电影就如同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像东方的皮影戏一般,有无数条线把人物控制在自己手心里。在他的电影作品里除了动人的故事外,还会有许多寓意,看比利的电影总是希望缠着失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