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建议:理性阅读与表达,开启思辨之旅

学习建议:理性阅读与表达,开启思辨之旅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夫子说,三思就算了,但是把每件事反复考虑两遍再做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成语“三思而后行”的来历。阅读与表达是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技能。与传统相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更注重个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育,与“三思”的精神十分契合。为了顺利开展“思辨之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以下几组关键词:细心发现与倾听、合理猜想与质疑、小心求证与认同。

学习建议:理性阅读与表达,开启思辨之旅

论语》记录了一个叫季文子的人,做每件事都要考虑多次才会采取行动。孔夫子说,三思就算了,但是把每件事反复考虑两遍再做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成语“三思而后行”的来历。它不是指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是说一个人在说话做事之前,要经过全盘考虑和多方考量。阅读与表达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技能。与传统相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更注重个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育,与“三思”的精神十分契合。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对“三思”作一番自己的理解:一思,还原事件的真相,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二思,挖掘真相背后的本质,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三思,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断章取义,颠倒是非。

所谓“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就是要拨云见日,理性求知。以下是每一专题对应的学习建议。

为了顺利开展“思辨之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以下几组关键词:细心发现与倾听、合理猜想与质疑、小心求证与认同。

1.细心发现与倾听。

生活不乏哲理,也遍布谬误。在含英咀华时,我们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声音;在提笔书写中,我们要反思直抵自己的内心。倾听不同人的多样观点,让我们统观全貌,不偏不倚;直面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又让我们远离断章取义,人云亦云。(www.xing528.com)

2.合理猜想与质疑。

著名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知识是通过猜想与质疑才得以发展的。任何真理,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不断接近真知的猜想与质疑。因此,我们对每一个结论、每一条论据都得保持高度的警惕:是这样吗?可以那样吗?哪样才是最合适的呢?当然,猜想与质疑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非黑即白,它必须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

3.小心求证与认同。

早在一百年前,胡适先生就提出,做学问搞研究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和态度。如何小心求证呢?一方面,我们对他人论证的前提、论据的得当、论证的合理乃至论点的价值质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时常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考虑结论成立的合理性,以免陷入思维定式的漩涡而不自知。

米兰·昆德拉曾引述犹太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至上的真理面前,任何人的思考都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当然更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要想接近真知,我们就不能停下思考的脚步。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的训练。权且将这本书作为同学们进阶的导引,助你一臂之力,挣脱定式思维的束缚,荣升为自己的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