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揭示: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

材料揭示: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世致用:“世纪之问我来答”综合写作活动1.认同。虽然中日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不同,但考虑到地缘、文化的相对接近,材料中日本科学家的获奖成就是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六位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至少四位接受了中国的高等教育。

材料揭示: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

应世致用:“世纪之问我来答”综合写作活动

【写作十字路】

1.(1)认同。中式教育在培养创新素养和杰出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获诺贝尔奖就是明证。(2)不认同。培养杰出人才需要经济发展、社会氛围、教育探索等方方面面的条件,把责任推给教育一家有失公允。(3)不好说。综合以上理由,需要思辨回答,不可简单判断。

2.同意:屠呦呦、莫言前所未有的获奖事实和中国综合实力发展的态势是一致的,说明我们培养了杰出人才。不同意:二人获奖和中式教育存在弊端同为事实,不能以获奖个例掩饰弊端存在的客观事实。

3.(1)材料三。虽然中日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不同,但考虑到地缘、文化的相对接近,材料中日本科学家的获奖成就是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图尔敏论证模型”:“日本培养出了杰出人才”是“保证”,“中国和日本都奉行传统主义教育”是“支撑”;两国都奉行传统主义教育,日式教育已有成果,所以,虽然中式教育成果还不显著,且有“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不同”这一辩驳,但考虑到地缘、文化的相对接近,“中式教育可以培养杰出人才”这一结论是成立的。

(2)材料四。六位(占比75%)华裔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至少四位(占比50%)接受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大陆港台实施的都是传统中式教育。中式教育有能力培养杰出人才。“图尔敏论证模型”:“得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中75%接受了中式教育”是“保证”,“华裔科学家中不乏得诺奖的杰出人才”是“支撑”;中国籍科学家和华裔科学家都接受中式教育,华裔科学家已有成果,所以,虽然中国籍科学家成果还不显著,且有“实验条件不佳、学术氛围不浓”这一辩驳,但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正在迅速提高,“中式教育可以培养杰出人才”这一结论仍然成立。

4.前三步意在对“中式教育和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思辨,写作应结合理据,多角度展开,而不是停留在简单判断和重复上。建议结合校园实际,才能真正为校长所采纳。

互动对话:“中英学生对话教育”综合口语活动

辩论过程】

1.正方观点:学习中式数学教学法对英国学生利大于弊

论证理由(1)教学方法:中式数学教学法以背诵乘法口诀为代表,通过有效练习,增强数学运用的熟练程度和学习自信心。(www.xing528.com)

论证理由(2)教育理念:中式数学教学法对学生有较高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这能鼓励学生在数学学科获得普遍的进步。

论证理由(3)社会背景:全球化引发人才的高度竞争,在中国,这一现象尤其突出。中式数学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反方观点:学习中式数学教学法对英国学生弊大于利

论证理由(1)教学方法:背诵乘法口诀代表着中式数学教学法“死记硬背”的特点,是对数学学习的错误引导,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论证理由(2)教育理念:在中式数学教学法指导下,不少学生反而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动力。这一方法未能正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应该扬长避短。

论证理由(3)社会背景:我们承认中式数学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但是高压考试、高度竞争在中国业已造成不少学生厌学的恶果,不应效仿。

3.正方观点:学习中式数学教学法对英国学生利大于弊

论证理由(1)教学方法:背诵乘法口诀目的是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有效练习;“24点”“DongNaoJin”等游戏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强其数学运用能力。

论证理由(2)教育理念:对学生有较高期待的中式数学教学法,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在保持兴趣的同时达到较高的数学水平。

论证理由(3)社会背景:高度竞争引发的弊端各国都有,数学教学法并不是主因。推动高竞争的学习氛围,利于解决英国学生由于高福利带来的危机感不足的问题,也以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好的数学教育的方式,来改善其教育公平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