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设计:促进儿童生活和发展

幼儿园游戏设计:促进儿童生活和发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戏在不断成长的儿童个体身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儿童游戏的角色方面,角色是儿童扮演的人物或形象。游戏角色的多样化及其转换的灵活性和儿童生活经验的多寡、生活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游戏的情节无论是趣味性的、故事性的,还是社会性的,都取决于儿童生活向外界现实及信息的延展及摄取。

幼儿园游戏设计:促进儿童生活和发展

游戏在不断成长的儿童个体身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儿童参与外界现实生活的行为序列的延展和深入,构成游戏结构形式的基本要素——主题、规则、角色、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

儿童游戏的主题方面,作为游戏的中心议题和主要内容,儿童游戏的主题来自周围现实的知识和经验。伴随儿童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主题从熟悉的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逐步扩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按着游戏内容对象的性质的渐次变化,游戏主题循着自我(机体)的、客体的、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这映照出儿童生活空间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外界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不断延伸和扩展的过程,儿童的生活也就从只具有个体意义到开始被赋予更广阔的社会意义。

儿童游戏的规则方面,伴随儿童发展,作为抽象思维基础的生活直接经验不断积累,儿童理性生活内容不断增加,直观、感性生活的主导地位渐趋减弱,游戏规则的发展呈现出由潜在到显著的逐渐明朗化的趋势。如,儿童早期游戏行为以动作为重心,其规则内隐于动作与客体之间的逻辑联结上,如,喝—杯子,拍—球,推拉—小汽车等;在幼儿阶段,儿童伴随角色扮演成为游戏的重心,儿童在游戏中追求跟真实生活的相似,此时规则内隐于角色的关系之中,表现为动作、语态等对角色所代替的真实人物身份的吻合;幼儿后期及以后,儿童游戏规则发展成为一种两人以上的多人共同的约定俗成,此时的规则开始来自个体外部的集体之中,严格意义上的规则成为游戏活动的重心和支柱。(www.xing528.com)

儿童游戏的角色方面,角色是儿童扮演的人物或形象。儿童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的过程,其在游戏中对角色的把握,来源于其对社会生活中人的认识和人与人关系的把握。游戏角色的多样化及其转换的灵活性和儿童生活经验的多寡、生活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

儿童游戏的情节方面,情节是贯穿于游戏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是主题综合的连接点或线。游戏的情节无论是趣味性的、故事性的,还是社会性的,都取决于儿童生活向外界现实及信息的延展及摄取。儿童随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生活经历的不断丰富和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游戏情节的发展一般经历由简单、片面、不连贯、具有模仿性到复杂、全面、连贯而富有创造性,从特定关系的自由联想发展到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整体活动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