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延期给付型储蓄性保险的感知收益率案例

延期给付型储蓄性保险的感知收益率案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3方案B的感知收益率但现实是,从保险业的实际交易状况来看,人们显然更喜欢方案A而不是方案B。因为,尽管按照标准模型,A和B提供的内部收益率是完全相同的,但客户感知到的收益率却可能完全不同。仔细想想,人们喜欢或要求前高后低的回报率,而方案B在前期提供的感知收益率几乎为零,因此,方案B对人们的吸引力自然会很差。

延期给付型储蓄性保险的感知收益率案例

假定投资者面对如下两种储蓄方案,A方案类似于银行储蓄,B方案则是典型的延期给付型储蓄,我们看看标准模型的决策方式有何问题:

A:现在投入10万元,从投入时间算起,未来30年,每年年末收到4 000元利息,30年年末收到10万元本金;

B:现在投入10万元,从投入时间算起,第5年年末收到21665元[2];第6年至第30年,每年年末收到4 000元;30年年末收到10万元本金。

如果采用标准模型进行决策,投资者对A方案和B方案的收益率评价和决策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同的[3]。(www.xing528.com)

图9-3 方案B的感知收益率

但现实是,从保险业的实际交易状况来看,人们显然更喜欢方案A而不是方案B。因为,尽管按照标准模型,A和B提供的内部收益率是完全相同的,但客户感知到的收益率却可能完全不同。对于A,感知收益率与客观实际收益率相等,都是4%;但对于方案B,投资者很可能会采用感知收益率的第一种思维模式,在前4年,客户没有拿到任何利息,感受不到投资收益的存在,感知收益率几乎为零,获得感极差;但第5年年末时客户的感知收益率急速攀升;之后,从第6年开始,感知收益率又恢复到4%的水平。如此,人们对于选项B的感知收益率如图9-3中的粗实线所示,与4%的实际收益率有着很大的不同。

仔细想想,人们喜欢或要求前高后低的回报率,而方案B在前期提供的感知收益率几乎为零,因此,方案B对人们的吸引力自然会很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