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期储蓄性产品设计策略:行为保险经济学

长期储蓄性产品设计策略:行为保险经济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寿险公司最典型的长期储蓄性产品就是养老年金,期限很长、储蓄性极强,同时承保长寿风险。这样的产品设计策略几乎被所有寿险公司的年金保险产品采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销量大增。这种展示单利的做法也会提升长期储蓄性保险的吸引力。

长期储蓄性产品设计策略:行为保险经济学

寿险公司最典型的长期储蓄性产品就是养老年金,期限很长、储蓄性极强,同时承保长寿风险。但是,被保险人退休后开始领取年金的典型养老年金在我国几乎没有市场,由于人类固有的短视本性,无论保险公司如何推动,消费者都很难接受这种产品。

1.提前返还策略

为此,针对年金保险产品,寿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普遍采取了提前返还策略[7],甚至设计成了“即交即领”产品,即从客户缴纳首期保费当年末,就可以开始领取年金,直至终身。这样的产品设计策略几乎被所有寿险公司的年金保险产品采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销量大增。

根据第九章提出的“储蓄性保险的行为投保决策理论”,提前返还或即交即领策略成功的原因,是这种设计符合了人类喜欢长期储蓄产品提供一定水平的感知收益率而非客观内部收益率的要求,符合了人们喜欢长期储蓄性产品提供前高后低的感知收益率的内在需求。

2.通过长期复利收益展示吸引客户

保险产品在销售时,通常都会为客户提供保险利益演示表。保险利益演示表是由公司制作的或由公司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销售工具,也可以视为产品设计的组成部分。(www.xing528.com)

对于长期储蓄性保险而言,保险公司通常会向客户展示,如果客户不将生存金(包括年金)领走,经过长期积累后,当被保险人到105岁时的账户总价值。由于保险期限很长(最长可达105年),在复利累积的作用下,105岁时的账户总价值与初期投入的保费相比,往往是很惊人的、令人惊喜的一个跳跃,此时,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消费者往往会觉得购买该产品比较划算[8]

此外,保险销售员根据保单利益演示表向客户介绍保单利益时,还会将客户所交保费作为初始本金,将被保险人到105岁时的账户总价值作为投资终值,核算出投资期间每年客户获得的单利(而不是复利)。读者可以想象,在储蓄期限很长或被保险人年龄很小的情况下,这个单利往往会在20%以上。这种展示单利的做法也会提升长期储蓄性保险的吸引力

3.策略实施效果

“提前返还策略”和“通过长期复利收益展示吸引客户”的特征在于,在不增加公司实际给付成本(内部收益率其实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仅仅通过改变保险给付现金流的特征,或者通过一种对产品现金流的有效展示,就增加了年金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进而增大了销量。在产品本身有利润的情况下,销量提升自然会提升公司的利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