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风险分段方法|行为保险经济学

保险风险分段方法|行为保险经济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请读者注意,实际上,保险风险皆属小概率风险,这里的三分类只是在保险风险内部相对而言的。如上一章所述,在全景效用函数条件下,对大损失、中损失和小损失,个体分别呈现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即分别满足ΔU1>ΔU′1、ΔU1≈ΔU′1和ΔU1>ΔU′1。

保险风险分段方法|行为保险经济学

1.分类基础:客观出险概率

图7-3 损失规模随客观出险概率变化的通常规律

由于如下两点,可以客观出险概率为基础对保险风险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保险需求规律:第一,风险判断偏差,体现为高估(低估)风险者占比和高估(低估)倍数,都是客观出险概率的函数;第二,如上一章第三节对风险态度的重新界定和分析所述,决策者的风险态度是损失规模的函数,而根据保险风险的通常规律“出险概率越高,损失规模通常越小”,损失规模也可以视为客观出险概率的函数,两者反向变化,如图7-3所示,由此推断,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也是客观出险概率的函数。

既然决策者的风险判断偏差和风险态度都是客观出险概率的函数,自然可以推断,人们的保险需求也随客观出险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一变化规律。

关于“出险概率越高、损失规模通常越小”这一规律的契合实际性,这里提供三点证据:第一,著名的“汉立区三角(Heinrich Triangle)”说明,在工业事故中,每发生一次大的灾害事故,就伴随有30次小的伤害事故和300次无伤害事故。汉立区三角是在对几千件工业事故总结后提出的,大致说明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之间呈反比关系;第二,在法尼著、张庆洪等译的《保险企业管理学(第三版)》第19页中提到:“实践中,作为某个确定原因(如医疗费用或实物损失)的损失分布大多呈下降形态,即较小的损失经常发生,而大的损失较少发生。”该损失分布是说,针对大量个体或大量企业的某种原因导致的损失进行统计后发现,小损失通常频率较大,大损失通常频率较小,例如,就大量个体的医疗费用损失而言,医疗费用低的事件通常发生频率大,医疗费用高的事件通常发生频率小。这其实就是在说,感冒等小毛病的医疗费用低但发生概率大,癌症等大病的医疗费用高但发生概率小,因此,法尼所提的损失分布虽然是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但也部分揭示了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之间的负向变动关系。第三,不少教材讲到风险度量时,认为可将风险按照损失概率大小和损失程度大小分为四类,分别是小概率小损失、小概率大损失、大概率小损失和大概率大损失。但事实上,大概率大损失通常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是在非常时期(如战争年代)且处于特殊区域(如战争区域)),小概率小损失通常也极端稀少(我上课搜肠刮肚也很难举出合适的例子,举出来的例子事后想来也存在问题[3]),绝大多数风险要么属于小概率大损失、要么属于大概率小损失,这也说明了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之间的负向关系。

2.将保险风险分三段以便后续分析(www.xing528.com)

为简化分析,这里将保险风险按客观出险概率分为三段:小概率、中概率、和大概率(分别对应着大损失、中损失和小损失)。但请读者注意,实际上,保险风险皆属小概率风险,这里的三分类只是在保险风险内部相对而言的。

具体而言,这里按照高估(低估)概率者占比函数曲线的形态,将三档客观出险概率确定为:[0,P1]对应小概率(大损失)、[P1,P2]对应中概率(中损失)、[P2,0.2]对应大概率(小损失),如图7-4所示。同理,将高估(低估)倍数函数曲线也按相同的三档客观概率分段,如图7-5所示。

此外,为简化分析,这里假定上述三档概率对应的三档损失正好对应了图6-5所示全景效用函数中的三档损失:大损失、中损失和小损失。如上一章所述,在全景效用函数条件下,对大损失、中损失和小损失,个体分别呈现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即分别满足ΔU1>ΔU′1、ΔU1≈ΔU′1和ΔU1>ΔU′1

图7-4 按高估(低估)概率者占比函数将客观出险概率分段

图7-5 将高(低)估倍数函数按客观出险概率分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