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期保险中的赌博型定价及后果-《行为保险经济学》

长期保险中的赌博型定价及后果-《行为保险经济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长期保险风险成本预测失误或定价失误后,其错误会一直持续到保单结束,是非常痛苦的无法更改的失误。

长期保险中的赌博型定价及后果-《行为保险经济学》

1.长期保险定价的赌博性更大

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五、六、七类业务,其共同的特点是保险责任期限很长,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事故发生率和折现率,继而无法预知风险成本,自然也会导致一定的赌博型定价。

相对于短期保险而言,由于预知长期保险的风险成本还需要预测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准备金投资收益率或未来净支出折现率,导致长期保险的风险成本的不可预知程度更大。而且,短期保险风险成本预测失误或定价失误后,保险公司可以在下一期(即下一年)续保时以调整费率来应对。但长期保险风险成本预测失误或定价失误后,其错误会一直持续到保单结束,是非常痛苦的无法更改的失误。

2.案例:长期人身保险的赌博型定价

这里仅以长期人身保险为例进行说明。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业务长期性,目前最长的保险期限是105年(如新生儿投保各类终身保险),这就使人身险公司在以一定的条件承保后自身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那些承诺客户现金价值以固定利率增长的普通人身险保单。

尽管未来的保险期限最长可达105年,中等保险期限的也有几十年,而且完全的资产负债匹配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人身险公司在确定普通人身险保单的预定利率时,却往往根据当下的利率环境来确定预定利率,而无法理性地根据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能的利率变化来确定保单预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变化无常的。如果未来市场利率走低,进而导致寿险业投资收益率走低,寿险公司按照当前较高的市场利率确定保单预定利率,其实就属于高价获取业务。反之,如果未来市场利率走高,进而导致寿险业投资收益率走高,寿险公司按照当前较低的市场利率确定保单预定利率,其实就属于低价获取业务。(当然,保险公司未必能够获得这个好处,因为客户可以通过退保或保单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拿出来进行其他投资。)

寿险公司之所以按照“当下市场利率”而非“未来保险期限内的预期市场利率”来确定保单预定利率(以及保证利率),很可能是由寿险公司面临的压力决定的,即如果不按当时市场利率而按未来可能更低的市场利率来确定保单预定利率,使保单预定利率低于当前市场利率,保单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寿险产品不但面临其他寿险公司的竞争,更面临着其他金融业的储蓄业务和理财业务竞争。当然,从深层次来看,应该是由保险公司经营者的任期制决定的,即经营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任期内实现保费目标和利润目标,而遥远的利率变动并不会影响当下的公司利润。(www.xing528.com)

3.公司之间的定价差异

与短期保险定价中大、小公司有差异一样,对于长期保险,不同公司的定价也有很大差异。以过去几年大卖特卖的普通长期年金保险为例,不少公司采用了监管规定的最高预定利率4.025%,但也有公司采用了3.5%的预定利率,有公司甚至只卖分红年金,他们的定价赌博程度显然是越来越低。

4.赌博型定价的不利后果

日本寿险业为例,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开始高速增长,尤其是1960—1980年间,GDP年增长率基本都在10%以上,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阶段通常资金比较稀缺,市场利率较高(平均存款利率大于4%,平均贷款利率大于7%),因此这段时期内日本保险业销售的寿险产品大多利率很高(预定利率为4%至6.3%),高利率为保险公司带来大量保费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忧。到了1990年代,日美冲突、日元升值等原因造成日本经济危机,GDP增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政府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资金不再短缺,市场利率接近零利率,日本寿险业的投资收益率从1991年的6.2%一直下滑到2002年的1.15%,寿险业以及个别“寿险型财险公司(以长期储蓄保险业务为主的财险公司)”产生了严重的利差损问题。2000年左右,7家寿险公司和1家大量从事长期储蓄业务的财险公司倒闭。[1]

在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通道,1994、1995年通货膨胀率高涨,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很高,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水涨船高,寿险业销售了大量长期保证高利率的保险产品,最高承诺利率高达复利8.8%[2],但随后银行存、贷款利率不断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寿险公司在2000年之后的投资收益率平均水平在5%左右,导致了较大的利差损问题。从1999年开始后的13年间,原保监会将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一直维持在2.5%的水平,部分意图就是为了消化1990年代高利率保单的利差损。未来,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且货币宽松,市场利率还可能继续下行,寿险业的投资收益率还会走低,老保单的利差损还会增加。不仅老保单的利差损还会增加,2010年代保险公司销售的大量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保单也可能在未来产生大量的利差损。

我认为,寿险业开发并销售如此长期的普通寿险,包括保底收益率较高的分红险和万能险,有些自不量力,或者是对行业习惯的一种盲从。一旦未来保险期限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如经济长期低迷,市场利率走低或长期处于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或者发生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寿险业将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到时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问题,很难兑现对客户的承诺。而上述不利情形在未来那么长的期限内的发生概率可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