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营养学:维生素C的广泛生理功能

现代营养学:维生素C的广泛生理功能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维生素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现代营养学:维生素C的广泛生理功能

维生素是一类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维护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过程的有机化合物。

3.5.6.1 脂溶性维生素

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 4种。

1.维生素A DRIs建议0~12个月婴儿每天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400μg(1μg=3.3 IU),其中1/3~1/2来自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鱼籽、奶油蛋类是维生素A的很好来源;含β-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芒果、西兰花、胡萝卜、菠菜、豆苗、橘子和柿子等。

2.维生素D 维生素D在海鱼肝脏中含量最为丰富,通常单靠日常食物难以获得足够的需要量,而通过日光照射则很容易在体内获得。我国DRIs建议1岁内婴儿每天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400 IU(10μg)。每天2小时的日照,可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血液浓度。

3.维生素K 维生素K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还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临床上常作为止血药应用。一部分维生素K可由人体回肠内细菌合成并被吸收利用;另一部分由食物获得,主要来源于绿叶蔬菜、动物内脏、肉类和奶类。估计每天总的需要量为2 μg/kg,如肠道功能不正常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有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K来预防出血倾向。

4.维生素E 低体重的早产儿中易出现维生素E缺乏。婴幼儿体内维生素E的浓度很低时,红细胞膜易受损伤,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出生体重为1.5 kg的早产儿UL值为21 mg/d。早产儿1~3岁时维生素E的EAR为5 mg/d,RDA为6 mg/d。

3.5.6.2 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包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www.xing528.com)

1.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促进胶原和神经递质的合成,类固醇化合物羟化,抗体生成,促使叶酸的活化;可防治坏血病,保护细胞膜,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无论在治疗缺铁性还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均有协同作用;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另外还可促进胆固醇的排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有提高机体免疫、增加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尤其是猕猴桃之类的野果。2岁以下幼儿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40~60 mg。

2.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与丙酮酸等的氧化脱羧反应,如缺乏可使丙酮酸在神经组织和末梢血管沉积而致脚气病。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全谷类、豆类、酵母、干果、坚果以及动物内脏、瘦猪肉和蛋类等。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能量摄入有密切的关系,7岁以内推荐的每天适宜摄入量为0.2~0.7 mg。

3.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其主要功能是形成核黄素辅酶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如缺乏将广泛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常见的有舌炎、口角炎、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等。核黄素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蛋类和奶类。素食者较易发生维生素B2的不足和缺乏。其补充剂量也与能量的摄入有关。0~10岁每天推荐摄入量为0.4~1.0 mg。

4.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的维生素。主要生理功能是提高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还与神经髓鞘的物质代谢密切相关。故缺乏时可导致巨细胞性贫血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人体肠道内细菌也能大量合成,由于其吸收需在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作用下在回肠部被吸收,当胃或回肠切除后等胃肠功能减退时会发生缺乏,也可见于严格素食者和老年人中。我国推荐的婴幼儿每天适宜摄入量为0.4~0.9μg。

5.烟酸 又称尼克酸或维生素PP,经小肠吸收后形成脱氢酶辅酶,在体内代谢中起着递氢的作用。严重缺乏时会出现皮炎、腹泻和痴呆的赖皮病典型症状。烟酸虽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大多含量较少,以酵母、花生、全谷类、豆类及肉类、肝脏含量较丰富,部分烟酸还可以由色氨酸在体内转化而来。我国最近推荐婴儿的每天摄入量为2~3 mg(适宜摄入量)。

6.泛酸 因其广泛存在于食物中而得名。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密切相关。除了食物中很易得到外,肠内细菌也能合成,故通常不会缺乏。每天婴儿适宜摄入量为1.7~1.8 mg。

7.生物素 三大营养素代谢的辅酶成分,是作为羟化酶的辅助因子而发挥作用的。生物素也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尤其酵母、肝和肾中含量最高,而且肠内细菌也能合成,故除婴儿外缺乏者非常少见。缺乏时表现为皮炎、舌乳头萎缩、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婴儿生物素的每天适宜摄入量为5~6 mg。

8.叶酸 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缺乏时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会受到影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有关,孕妇叶酸缺乏时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其食物来源广泛,以肝、肾、绿叶及黄叶蔬菜、酵母等含量丰富,婴儿因乳汁中叶酸含量低,易发生缺乏。我国2000年DRIs适宜摄入量<6个月婴儿为65 μg/d,6~12个月为80μg/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