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月球表面的奇观-探索月亮的秘密

月球表面的奇观-探索月亮的秘密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已知整个月球表面有22个月海。向着地球这面的月海约占这半球面积的1/3,最大的是风暴洋和雨海。月球背面的月陆则占另一半球面积的97.5%。月陆的反光率约为17%,因此看上去要比月海明亮得多。月面上也有许多高大的山系。这些月面环境状况,使得整个月面既保存了各个演化时期的原始风貌,也保留着遭受太空物质侵袭的痕迹。千姿百态的月面结构正静候着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们的光临。

月球表面的奇观-探索月亮的秘密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在地球上赏月。当宇航员踏上了这个神秘星球的表面,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由于没有大气,声音在月面上无法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根本没有嫦娥起舞的身影,更没有广寒宫可居住。这里不是什么天堂,而是满目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现象。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月面岩石犹如一部天书,记载着几十亿年来月球的演化和变迁。月球上现在的火山活动、陨石撞击、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直接辐射等,都可以从月岩和月壤中找到踪迹。

站在月球上,首先会感到月面天地狭小,没有地球上天、地之间那么深远开阔,这是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得多。站在月球上,一般人看到的月平视距只有2.5公里;而在地球上看到的地平视距离是5公里。

在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月球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从月面结构中,我们可以见到起伏的山峦,崎岖的高地,广阔的平原,深长的沟壑,险峻的山脊和断崖。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到处千疮百孔。

月面天空中巨大的蔚蓝色的星球,光色皎洁,美丽而又亲切,它就是人类的摇篮——地球。在这里见到地球时,应是抬头望地球,倍感思故乡。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显得十分明显。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也有类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一样的位相变化。在阳光照射下,地球上淡蓝色的大气层里缭绕着片片白云。深蓝色的是海洋,褐色的是陆地,覆盖着白色冰雪的是极地。在月球上见到的地球圆面,要比在地球上见到的满月大14倍。再加上地球大气反射阳光的本领很强,因此,在月球上见到的地球要比在地球上见到的满月明亮80多倍。可以想象,在地光之下看书是不成问题的。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地方,只要观测者不动。会觉得地球总在天空中,没有升起和落下的现象,基本上不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前面已经讲过了,这是因为月球总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缘故。

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和太阳也是基本不动吗?不。月球有自转,但是自转很慢,星空沿着和月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缓慢移动。星星和太阳都是有升有落的。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9.5天。

因为月球上没有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星光一点也不闪动。阳光要比地球上强烈得多。这里还没有云雾,没有晚霞和曙光;没有风、雨、雷、闪电,永远是晴天,因此在这里天气预报是没有意义的。在月球上看到的星座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在月球上却失去了意义。另外,在月球上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因为月球的磁场非常微弱。那么,宇航员靠什么辨别方向呢?从目前看,宇航员是根据日晷仪被太阳投出的影子推算方向的。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公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其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亮比地球小,直径是公里,大约等于地球直径的。月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积的,比亚洲的面积还稍小一些;它的体积是地球的;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了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体显得很轻松。(www.xing528.com)

月球从里到外分为三层:月核、月幔和月壳。月核的直径只有几百公里,温度约1000摄氏度;月幔厚约1000公里不足;最外层月壳平均厚60~65公里。

月球表面崎岖不平,从大的构造来分,主要有陆区和月海。所谓月海,其实就是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暗色的区域,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因为玄武岩的反射率平均只有6%,当阳光照射时,它吸收了94%的阳光,所以看上去比周围月陆区要暗一些。月海就是月球上广大的平原或开阔地。现在已知整个月球表面有22个月海。其中向着地球这面有19个月海。它们是:风暴洋、雨海、澄海、静海、丰富海、酒海、危海、冷海、史密斯海、云海、汽海、湿海、洪堡德海、蛇海、泡海、浪海、界海、地海和知海。月球背面有3个月海: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向着地球这面的月海约占这半球面积的1/3,最大的是风暴洋和雨海。月球背面的月海少而小,只占月球背面面积的2.5%。

月陆是月面隆起的古老的高地,平均高出月海2~3公里。对着地球这半球上的月陆占这半球应积的70%。月球背面的月陆则占另一半球面积的97.5%。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月陆的反光率约为17%,因此看上去要比月海明亮得多。

有幸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的人,首先感到奇怪的是月面上分布许多大人小小的“气泡”似的环形结构。仔细再看,它们类似地球上的火山口,叫环形山。它们分布极广,大小差别很大。月面上有的区域环形山非常密集,有的环形山还有重叠的结构,大多数环形山都以地球上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第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等。月球背面还有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它们是: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和石申环形山。

月面上也有许多高大的山系。它们用地球上著名的山脉名字命名。如在南海地区有陡峭的高加索山脉、亚平宁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在月面结构中,还有湾、湖、月谷、月溪、断裂和辐射纹等结构。月球是地球的近邻,它在很多方面确实类似地球,但是,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生物,被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没有被太阳照到的地方又下降到-180℃;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太阳风和宇宙线轰击和强辐射;月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各相当于地球上的两个星期。这些月面环境状况,使得整个月面既保存了各个演化时期的原始风貌,也保留着遭受太空物质侵袭的痕迹。同时,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和背着地球的一面尽管有差异,但是差别不大。千姿百态的月面结构正静候着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们的光临。也许你和他就是这项事业的开路者或继承人。

月球作为地球的近邻,作为人类即将进行全面考察和开发的第二个天体,我们应对它表面环境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现将月球朝向地球这一面的月貌特征介绍于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