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闭症行为改善:智障福利院中的青年干预

自闭症行为改善:智障福利院中的青年干预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对自闭症人士来说,发生自伤行为、他伤行为、恐慌等难以应对的情况较多。在福利机构中,为确保对问题行为实施有效的支持计划,还应进一步进行实践性的探讨。本个案以住在智力障碍者福利院的具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男性为对象,在对其在手工作业时出现的离席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后,外部支持者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其手工作业进行了协作性支持。

自闭症行为改善:智障福利院中的青年干预

智力障碍者福利院的人群中出现行为问题的情况多有发生,急需寻求适当的支持(Emerson,2001)。特别是对自闭症人士来说,发生自伤行为、他伤行为、恐慌等难以应对的情况较多(平泽,2003a)。但是,对于这些问题行为的援助技术、干预效果的验证并不充分(奥田,2001)。

作为对问题行为的支持方法,应用行为分析学的有效性已得到很多论证。另外,近年在用词方面,与“问题行为”相比,“挑战性行为(challenging behavior)”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正在逐渐增多。这是因为要强调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不单单是自闭症人士自身的原因,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一观点(园山,2000)。这样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应在行为论的基本构架中理解问题行为,并指出了对令问题行为难以出现的环境设定和支持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

对有问题的行为进行功能性的评估,是为了为行为的功能建立假设。有研究显示,基于这个假设而建立的支持计划,有促进减轻问题行为的效果(O'Neill,Horner,Albin,Sprague,Storey and Newton,1997)。

对于具有从课题和作业、与他人互动、环境内的厌恶刺激等中逃避或回避功能的问题行为,已有很多有效的支持方法。西哥夫兹和奥莱理(Sigafoos and O'Reilly,2003)对具有逃避、回避功能的问题行为的支持方法做了归纳总结:①强化替代活动中的参加行为(例如,Piazza,Fisher,Hanley,Remick,Contrucci&Aitken,1997),②降低课题的难易度(比如,Miller,Gunter,Venn,Hummel&Wiley,2003),③在课题中加入喜好或感兴趣的内容(例如,Dunlap,Foster-Johnson,Clarke,Kern&Childs,1995),④变更课题的长度(例如,Dunlap,Kern-Dunlap,Clarke&Robbins,1991),⑤着眼于活动转移的困难性(例如,导入日程表:服卷、野口、小林,2000)。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对象者的特性、能力、喜好来设定课题和活动,并通过促使其从事这些课题、活动,以达到减轻逃避的问题行为是很有效果的。(www.xing528.com)

但是,要把对这些问题行为的干预扩大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的话,能够提供应用行为分析学相关的知识、技巧的人,和十分熟悉对象者及实际环境的人之间共同协作(collaboration)就显得尤为重要(平泽、藤原、山本、佐囲东、织田,2003b)。这其中包含着问题行为的支持计划必须适合被干预者所处的环境和状况这一十分重要的观点(Albin,Lucyshyn,Homer&Flannery,1996)。专家和支持者之间通力合作,使用专家提出基于功能评估的支持计划后,集体讨论其妥当性并调整实施的程序,评估实施的过程,再次修正程序的内容等方法的效果已在众多研究中被证实(Buschbacher,Fox&Clarke,2004;平泽、藤原,2001;冈村、藤田、井泽,2005)。其中,关于外部支持者的支持方法,应将干预程序特定化、具体化,并确认在支持现场中支持实施者以及对象者是否能够按计划实施。在福利机构中,为确保对问题行为实施有效的支持计划,还应进一步进行实践性的探讨(平泽、藤原,2001)。

本个案以住在智力障碍者福利院的具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男性为对象,在对其在手工作业时出现的离席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后,外部支持者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其手工作业进行了协作性支持。并对促进对象者从事手工作业,减轻其离席行为的效果,以及对象者的问题行为进行的协同性支持成立的主要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