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能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及能量来源

热能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及能量来源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维持生命活动需要消耗热能。热能的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等直接影响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身体健康。(一)能量来源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能提供热能的三大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一日能量供给中,建议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供能占总热能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0%~65%。正常人群一日三餐热能分配以早、中、晚分别占一天需要量的30%、40%、30%为宜。

热能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及能量来源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维持生命活动需要消耗热能。热能的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等直接影响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身体健康营养学中热能单位惯用“卡”“千卡”(cal、kcal)表示,国际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换算关系为:1卡=4.184焦耳。

(一)能量来源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中能提供热能的三大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由于体内外化学反应环境和食物消化吸收率的差异,三种产能营养素每克在体外燃烧产能(物理卡价)和体内氧化产能(生理卡价)并不相等,见表3—1。

表3—1 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物理和生理卡价

(二)人体能量消耗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一般为18℃~25℃),禁食12h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只有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力、脑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2.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包括劳动与体育活动。体力活动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量显著增加,可达到安静时的10~20倍。(www.xing528.com)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也称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因摄入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能量消耗增加的多少随食物而异,进食碳水化合物能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持续1h;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持续10~12h;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4.生长发育

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一天的能量消耗还应包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新生儿按千克体重与成人相比较,其能量消耗多2~3倍。3~6个月的婴儿,每天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占摄入热能的15%~23%。怀孕妇女,由于子宫内胎儿的发育,孕妇间接地承担并提供其迅速发育所需的能量,加上自身器官生殖系统的进一步发育需要特殊的能量,尤其在怀孕后半期。乳母则应补偿乳汁分泌所需的能量,每天约500kcal。

(三)能量的需要和供给

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消耗与能量摄入的平衡。这种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能使机体维持健康,能量代谢失衡(缺乏或过剩)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致病。

一日能量供给中,建议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供能占总热能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0%~65%。不同性别、年龄、生理状况、活动强度时的热能推荐量不同(一般年龄越小,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适当增加,成年人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每日能量需要量为2250kcal,女性为1800kcal,具体数据请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简称DRIs2013)。正常人群一日三餐热能分配以早、中、晚分别占一天需要量的30%、40%、30%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