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冰雹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冰雹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径5毫米以上的固体降水才算是“冰雹”。经学家相信,天降冰雹,表明人间有臣子专权、后妃专宠。民间俗话及歌谣中还有一些预防冰雹的经验总结。根据云的形状、动态等,判断会不会有冰雹以及为害程度。冰雹的成因,除了主流的阴阳不协调说,古来还有一种奇妙的解释,认为冰雹是蜥蜴吐水而成。蜥蜴吐水成冰雹,在朱子看来,俨然无可争议。比起冰雹,当前国人对雾霾的担忧显然更重。

冰雹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图版】

(1)

(2)

(2局部)

【释文】

(1)丙午卜,韦贞:生十月[1]雨,其隹(唯)雹[2]

丙午卜,韦贞:生十月,不其隹(唯)雹,雨。

(2局部)癸未卜,宾贞:兹雹不隹(唯)降忧。十一月。

癸未卜,宾贞:兹雹隹(唯)降忧。[6]

【著录】

(1)=《合集》12628 (2)=《合集》11423

【注释】

[1]生十月:下个月是十月。我国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一般在夏历九十月间播种,次年夏初收割。有学者研究,商代十月约当夏历仲春或季春,此时小麦抽穗,故而担心冰雹为害。第(2)例卜辞也是正反对贞,当时估计是下了冰雹,但商王判断说,这次冰雹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2]雹:《说文》:“雨冰也。”《春秋·僖公二十九年》:“秋,大雨雹。”《礼记·月令》:“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现代科学工作者则根据物理特征,区分出霰、冰丸、冰雹、软雹等多种类型。直径5毫米以上的固体降水才算是“冰雹”。或认为甲骨文无“雹”字,这类字都是“雨”的异体。

【延展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对冰雹造成的灾害印象十分深刻。《圣经》曾提到古代埃及的十大灾难之一是冰雹之灾,而且它是十大灾难中第一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灾难。我国传世文献中散见不少和冰雹有关的资料,中古以后各地的县志,也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当地的冰雹情况。

经学家相信,天降冰雹,表明人间有臣子专权、后妃专宠。作为公羊经学大师的董仲舒说,经书“雹”,“皆谓有胁行专政者也”。史书所述与经书角度不尽相同,相对也较为详实。《史记·孝景本纪》载汉景帝二年,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更常见的是用具体物件作比。如《竹书纪年》载周夷王七年冬冰雹,“大如砺”。砺即今磨刀石,大概是用圆卵状的磨刀石打比方。汉和帝永元五年冰雹、安帝永初二年冰雹,《东观汉记》分别描述说:“大如雁子。”“大如芋魁、鸡子。”分别用鸿雁蛋、鸡蛋打比方。“鸡子”这种比方在史书中较常见。有些地方的俗话说冰雹是“冷蛋子”,大概就是这个来历。至于《汉书·五行志》说,汉武帝元封三年十二月,冰雹“大如马头”,如非描述失真,真是骇人听闻。(www.xing528.com)

民间俗话及歌谣中还有一些预防冰雹的经验总结。汉人作《焦氏易林》说:“白云如带,往往来处。飞风送迎,大雹将下。击我禾稼,僵死不起。”根据云的形状、动态等,判断会不会有冰雹以及为害程度。这很可能就是当时流传的俗语。

冰雹的成因,除了主流的阴阳不协调说,古来还有一种奇妙的解释,认为冰雹是蜥蜴吐水而成。此说在今天看来犹如天方夜谭,但在古代,即使博学如朱熹,对此说也颇为相信。《朱子语类》卷二主要论天文气象学问题,其中就谈到冰雹:

伊川说:“世间人说雹是蜥蜴做。初恐无是理。”看来亦有之。只谓之全是蜥蜴做,则不可耳。自有是上面结作成底,也有是蜥蜴做底。某少见十九伯说,亲见如此。记在别录。十九伯诚确人,语必不妄。又,此间王三哥之祖参议者云,尝登五台山,山极高寒,盛夏携绵被去。寺僧曰:“官人带被来少。”王甚怪之。寺僧又为借得三两条与之。中夜之间,寒甚。拥数床绵被犹不暖。盖山顶皆蜥蜴含水,吐之为雹。少间风雨大作,所吐之雹皆不见。明日下山,则见人言,昨夜雹大作。问,皆如寺中所见者。又《夷坚志》中载刘法师者,后居隆兴府西山修道。山多蜥蜴,皆如手臂大,与之饼饵,皆食。一日,忽领无限蜥蜴入庵,井中之水皆为饮尽。饮讫,即吐为雹。已而风雨大作,所吐之雹皆不见。明日下山,则人言所下之雹,皆如蜥蜴所吐者。蜥蜴形状亦如龙,是阴属。是这气相感应,使作得他如此。正是阴阳交争之时,所以下雹时必寒。今雹之两头皆尖,有棱道。疑得初间圆,上面阴阳交争,打得如此碎了。朱子此段议论,引征浩繁,既有时人亲眼见闻,也有书籍记载。蜥蜴吐水成冰雹,在朱子看来,俨然无可争议。

比起冰雹,当前国人对雾霾的担忧显然更重。甲骨文有“霾”,例如《合集》13467(下A是全片拓本,A局部为与释文对应的局部):

贞:兹雨不唯霾。

贞:兹雨唯霾。霾,《说文》:“风雨土也。从雨,貍声。《诗》曰:‘终风且霾。’”古人所说的霾,有时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大风扬尘、沙尘暴等。甲骨文中的“霾”,也许就是如此。当前国内说的“霾”,有时也是扬尘。根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1999年版《辞海》对“霾”这种天气现象也大致是这样定义。风沙也罢,扬尘也罢,雾霾也罢,希望都能有效治理。

(A)

(A局部)

【注释】

[1]见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第161页。

[2]这条卜辞或释为:丁亥卜,永贞:翌庚子酒……王占曰:兹唯庚雨卜,之夕雨。庚子酒三色云,其既祝,启。见参考文献所列宋镇豪先生论著。

[3]见张道一:《汉画故事》,第201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二字不识。或释“面母”,或释“宦毋”。

[5]“艰”字以前写在正面。这里没有展示正面拓片。

[6]反面卜辞及图版未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