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宝达:京剧艺术传承人

辛宝达:京剧艺术传承人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和曾,1922年出生于北京,9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学刀马旦、武生,后改老生。“高派”创始人高庆奎来校教课时,对天赋上佳的李和曾格外器重,专门教授他高派剧目。李和曾毕业后正式拜高庆奎为师,专心学习高派艺术,并以“三斩一碰”等高派剧目在京、津、沪、鲁、冀一带搭班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我跟李和曾先生学戏,这三年给我打下了学习高派的坚实基础。辛宝达夫妇、吴平夫妇与李和曾先生合影高庆奎

辛宝达:京剧艺术传承人

李和曾,1922年出生于北京,9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学刀马旦、武生,后改老生。“高派”创始人高庆奎来校教课时,对天赋上佳的李和曾格外器重,专门教授他高派剧目。李和曾毕业后正式拜高庆奎为师,专心学习高派艺术,并以“三斩一碰”等高派剧目在京、津、沪、鲁、冀一带搭班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61年他拜周信芳先生为师,在高派激昂高亢风格的基础上,借鉴了麒派浑厚洒脱的艺术特点,使自己的表演更加成熟和完善。

李和曾

《夷陵之战》中李和曾饰演刘备

《碰碑》中李和曾饰演杨继业

逍遥津》中李和曾(左二)饰演汉献帝 裘盛戎(右二)饰演曹操

《逍遥津》中李和曾饰演汉献帝 裘盛戎饰演曹操

李和曾先生一年之内就没跟我说戏,光跟我聊天。一开始我不理解,后来我就理解了,这是先生对我的考验,第一看看你是一个什么人品,可教不可教;第二看看你的业务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能不能唱高派,能不能学高派。

我就是去看他的戏,第一个戏先排的《闯王旗》,跟袁先生、赵燕侠合作。《闯王旗》结束以后他就回到了中国京剧院,成立一团、二团,这时候他就开始演传统剧目,比如说《失·空·斩》《碰碑》这些传统戏,就开始唱《逍遥津》,那么我就是天天去看戏,熏陶、认识,要对先生的东西有个认识。

然后1979年过去以后,先生就开始给我说戏了,第一出戏是《逍遥津》。《逍遥津》这出戏我1962年见过,先生上河北去演出我就见过,我就觉得太好了,太过瘾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唱,怎么去表演,不懂为什么能过瘾。但是1979年先生一教我这出戏,我第一反应是接受不了,这个唱法跟我原来学的完全是两码事。比如说第一句“枉受孤王爵禄恩”,这句唱腔儿“爵禄的恩”,是老旦腔儿,我接受不了。我们学的那应该是老生的腔儿啊,怎么出现这样的腔儿,我一开始真是接受不了。但是我通过自己一两个月的揣摩和先生的进一步教导,我认为这样的腔儿,不这么处理、不这样唱,它就不叫高派,它也不能成为《逍遥津》典型的唱段。我试验用老生腔唱“爵禄的恩”,观众没反应,他认为你就是用一般的唱腔儿在唱,但是我反过来又试高派唱腔儿“爵禄的恩”,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大登殿》中辛宝达饰演薛平贵

那么说我明白了,这就叫各流派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样唱就是高派艺术的特色,它才把高派的艺术的风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符合剧情里汉献帝的性格要求和剧情发展的要求。这一出《逍遥津》先生给我说了三年。一出戏学三年,这听着新鲜吗,这个基础这一下就砸死了。先生给我说那么句话:“你学戏好学,一看就会,但是基础打不好,你会了也白会,你会的只是路子,没有基本的东西,你体现不出来。”比如说《逍遥津》,这里头一个眼神、一个手指、一个动作,都是准确的。曹操念:“那时,你这昏王不过刚刚九岁。”就说汉献帝的反应,就这一眼,其他演员就做不到,这就是准确的。(www.xing528.com)

比如说《逍遥津》汉献帝上场这么一个动作,先生教的你就让你成角儿,他就不一样,跟一般演员走路子就不一样。

“方才殿上险丧命!”

“伏后、曹妃接驾!”

看着曹妃甩袖子,这几下就是作为一个成年演员、高派艺术演员、成名演员的一个动作。我说跟名演员学戏不一样,名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经验。说白了他一切东西都在口袋装着,在台上想什么时候拿出来就什么时候拿出来,太自如了。他不是说像跟有的老师学,小时候老师怎么教的现在就怎么唱。没有实践的这个东西不讨俏,名演员教的东西讨俏。

李和曾练功照

李和曾先生给辛宝达传艺的这几年,是辛宝达真正懂得艺术表现的真谛、走入艺术新天地的重要阶段,他在舞台上的飞跃都是源于这几年的学与练、薰与染。辛宝达塌下心来“悟道”,明白了“没嗓子唱不了高派,有嗓子不一定唱得好高派”的道理。

我跟李和曾先生学戏,这三年给我打下了学习高派的坚实基础。后头这几出戏先生根本就没怎么教,一看一说就会了,因为你基础对了。你只有基础对了才能做到唱什么像什么,演什么像什么,你比如说《哭秦庭》这个动作,箭衣、马褂,前头见樵夫,我遇见好人了,拉山膀,就是老师教的你这东西,那是死了你都忘不了。

辛宝达夫妇、吴平夫妇与李和曾先生合影

高庆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