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中学理科教材对比:医疗及疾病部分的研究成果

中美中学理科教材对比:医疗及疾病部分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下来,我们对各个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4-21中美初中生命科学教材“医疗与疾病”部分对比续表实例细节讨论:上教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中的“拓展视野”——“造血干细胞”案例。从表4-21中可以看到在此环节,教材主要以图片展示和提问配以文字解释,国内外教材在涉及“医疗与疾病”方面的介绍方式非常不同,两者很大区别在于前后知识的衔接性的强弱不同。

中美中学理科教材对比:医疗及疾病部分的研究成果

顾名思义,生命科学的直接应用便是对疾病的探索和治疗。这种实际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其实是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为科学本身的起源就源于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发问。

分析上教版教材在“拓展视野”“信息库”两个板块中所涉及的医疗与疾病的实例会发现,医疗与疾病案例和该案例所处的本章节前后“正文”内容关联性并不强,分属于“拓展视野”“信息库”等板块(正文无涉及实例);而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教材的医疗及疾病相关内容是属于正文文本内容的一部分,分属于“Explain”(正文部分,占实例总数的75%)和“Extend”版块。

接下来,我们对各个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

表4-21 中美初中生命科学教材“医疗与疾病”部分对比

续表

(www.xing528.com)

实例细节讨论:

上教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中的“拓展视野”——“造血干细胞”案例。

本节内容主要是概括性地介绍了从细胞到组织,从组织到器官,从器官到系统的定义和特征。紧接着,在章节末的“拓展视野”引出了“造血干细胞”的案例,旨在拓展知识宽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爱心。而实际上,如果将这种知识宽度的拓展无缝地衔接在正文知识的解释中,更能够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社会责任心和爱心如果能够通过学生自身调查、社会实践性的参与形式取代说教式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这种寄语形式,相信会有更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教材的Chapter 14,Lesson 1“The Skeletal System”中“Explain”——“Bone Injuries and Disease”案例。

本课内容贯穿了本教材一贯的“Function-structure”模式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学生了解并掌握了骨骼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关节等概念和知识点后引出了与骨骼相关联的疾病“Broken Bones”“Arthritis”“Osteoporosis”等。由于在建立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有了思考的出发点,更能够理解医疗和疾病与本章节内容的相关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如果对该疾病有兴趣而联系实际情况中的患者(如患该疾病的亲属),在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学生会有继续深入探究的理论基础和方向。

从表4-21中可以看到在此环节,教材主要以图片展示和提问(或引导式Tips)配以文字解释,国内外教材在涉及“医疗与疾病”方面的介绍方式非常不同,两者很大区别在于前后知识的衔接性的强弱不同。如上教版教材“血液生化检查”提及的血浆蛋白知识、其他的生化物质在正文前后都未介绍,因此,有可能导致学生的认识层面和执行程度上出现偏差。同时,国外教材在形式上也更加多样一些,配图较精美,有助于对所介绍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