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光第改变清政府命运-中华正气

刘光第改变清政府命运-中华正气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颐和园里有一间仁寿殿,1898年6月里的一天,康有为在这里见到了光绪皇帝。康有为十年来已经向光绪皇帝七次上书,现在被皇帝召见,甭提有多高兴了。这次谈话以后,光绪皇帝坚定了变法的决心。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变法运动中的另外一个“积极分子”、他的名字叫刘光第。1898年9月初,他被光绪皇帝调到中央机关,和谭嗣同、林旭、杨锐一起,但任了军机处的章京。军机处是清朝政府里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刘光第对这种庸俗的做法很反感。

刘光第改变清政府命运-中华正气

颐和园里有一间仁寿殿,1898年6月里的一天,康有为在这里见到了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四岁的时候,就被他的姨母慈禧太后弄来当了傀儡皇帝。他长大以后,还是一点实权也没有,心里很不满意。康有为他们主张变法,他挺赞成。他当时年纪轻,很想有所作为,他想实行变法,一来使中国不亡国,二来自己能够夺到实权。这一次,他亲自召见康有为,想当面听听康有为的意见。

康有为十年来已经向光绪皇帝七次上书,现在被皇帝召见,甭提有多高兴了。那天清晨五点钟,他走进殿里。只见光绪皇帝正坐在黄色靠垫的宝座上等他呢!康有为赶忙下跪,朝皇帝磕头。这时候,光绪皇帝叫伺候的人都退出去,然后态度温和地对康有为说:“你的上书,非常有用。”

康有为跪着说:“现在,外国一个个地来割我们的土地,中国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啦。”

光绪皇帝点点头说:“这都是我们守旧的缘故。”

康有为心想:皇上真圣明呀!就连忙说:“皇上既然知道守旧弄得这么糟,臣(康有为对自己的称呼)请皇上先设立一个制度局,重新制订制度法律。臣考查了俄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变法的情形,订了一个计划。皇上如果决心变法,臣再把计划上奏。”

光绪皇帝小心地看看窗户外边是不是有人在偷听,又停了一会儿,才长叹了一口气:“唉!我也非常着急呀!可是我没有实权,受到种种牵制。”

康有为怔了一下。可是,他还是一门心思指望皇上变法,就接着说:“现在满朝大臣,大都老朽了,不懂得世界大势,由他们执政,中国怎么不贫弱呢?”

光绪皇帝说:“这些保守成性的大臣们,简直把我害苦了!”康有为看到光绪皇帝赞同自己的意见,又高兴地说:“皇上要变法,一定要破格重用年轻的精明强干的新人,要废除科举,再派些人到外国去考察。”

光绪皇帝说:“你说得很对。”接着,康有为就给光绪皇帝介绍了外国进行变法的情况。光绪皇帝越听越入神,时间过去了两个钟头。皇帝召见臣子谈话谈得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过呢。光绪皇帝恐怕再谈下去,会引起慈禧太后那边的人疑心,就对康有为说:“你下去吧,还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上奏折来。”这次谈话以后,光绪皇帝坚定了变法的决心。他封了康有为一个比较大的官——总理衙门章京(章京是办理文书的官员),并且准许康有为可以直接向他上奏折。康有为的名气和变法的劲头更大了。(www.xing528.com)

光绪皇帝搞变法的决心下定以后,就任用了一些主张搞变法的人到中央机关来工作。这些人里,有谭嗣同,还有一个叫林旭的、一个叫杨锐的,都是搞变法的著名人物。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变法运动中的另外一个“积极分子”、他的名字叫刘光第

刘光第,四川人。他的诗和文章都写得很漂亮,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为人正直,不爱搞封建社会里奉承拍马那一套庸俗的玩艺。1898年9月初,他被光绪皇帝调到中央机关,和谭嗣同、林旭、杨锐一起,但任了军机处的章京。人们把他们四位叫做“军机四卿”。

军机处是清朝政府里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军机四卿”两个人一班,轮流着智光绪皇帝起草诏书,拆看下边送上来的奏章,成天忙个不停。当时流行一个老规矩:谁进了军机处当官,就要给那些侍候太后的太监们(太监是皇宫里专门侍候皇上和他家族的人)“赏钱”。搞好了这层关系,才能进一步巴结上太后。

刘光第对这种庸俗的做法很反感。他刚上任,就有太监来找他,嬉皮笑脸地对他说:“恭喜老爷高升!……”太监嘴上说着,手里等着。

刘光第厌恶地看了太监一眼,扭头就走,气得太监在背后直骂他:“哼,瞧你能神气多久!”

几天以后,负责军机处的王爷过生日。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都争着去送礼、拜寿。刘光第呢,既不去给那位王爷送礼,也不去拜寿。有个好心人劝他说:“王爷的权势大得很,不能得罪他啊!你还是去拜拜寿吧!”

刘光第理直气壮地说:“现在国家这么艰难,我们在朝廷里做官的人,应当为国家的事多操劳一些,哪有闲工夫去向权贵献媚!”

这几句话说得多么好啊!刘光第就是这样一个不畏权势的变法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