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驾驶中的视觉规律及安全驾驶路路通

二驾驶中的视觉规律及安全驾驶路路通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他车辆遮挡产生的盲区是动态的,驾驶中要谨慎,在确保安全驾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幅度移动头部的方法进行观察。向右的弯路类似,详细情况请看科目二考试攻略“曲线行驶”中的内容。所以在曲线行驶项目中,过左弯时,当车的左角压住右侧弧线行驶时,车的右侧与路的右弧线间即可保持0.5m的距离。

二驾驶中的视觉规律及安全驾驶路路通

1.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视角规律?

答: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视角规律如下列各图所示。

一般情况下,光在空气中只能沿直线传播,传播中如果有物体阻挡,我们将无法看到,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盲区。比如,房屋、树木、街道建筑物、坡、车辆互相遮挡,以及车体本身的遮挡等都会产生盲区。

眼的位置变化时盲区随之改变,驾驶中可利用这一点减小或改变盲区,从而看到原来盲区中看不到的地方。

2.车体自身产生的盲区及其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答:车体自身产生的盲区及其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车头遮住前方物体的高度越高,距离就越近。如果前方物体是车辆,可以看前车尾部有特征的部位来大致判断车距,如看车底边,后保险杠的上、下沿,尾灯等部位。平时要注意观察前方车辆这些部位的高度所对应的车距,不需要精确,只要确保安全即可。对于左右两侧来说,方法类似。

举例如下:

侧面也一样,遮住的部位越高,距离越近。矮小的车辆在后视镜盲区中时,可通过这种方法判断侧面距离。

3.车外物体产生的盲区及其规律是怎样的?

答:车外物体产生的盲区及其规律如下列各图所示。

房屋、树木、街道建筑物、斜坡、车辆等车外物体的遮挡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盲区,盲区里可能会出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其他车辆遮挡产生的盲区是动态的,驾驶中要谨慎,在确保安全驾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幅度移动头部的方法进行观察。

4.后视镜也有盲区吗?

答:后视镜也有盲区,所以变更车道前和转弯通过路口时,不但要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侧、后方交通情况,还要直接转头看后视镜的盲区。

5.驾驶中的视觉错觉与排除方法是什么?

答:驾驶中的视觉错觉与排除方法如下列各图所示。

(1)定点停车看桩杆时产生的错觉与排除。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x(横)、y(纵)两个坐标。确定汽车在地面上的位置时也一样。确定了距标杆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后,即可确定汽车在路面上和标杆间的相对位置。

定点停车时,相对参考点C,若横向距离过大,则标杆将位于车头的前方,反之标杆将位于车头的后方。所以把握好横向距离(大车要求在30cm以内)是准确停车的关键

规律

图中从驾驶席看,A、A1、A3都和车头上的C点重合,但是实际上只有A1与车头平齐,A在车头之前、A3在车头之后。A距汽车右侧的距离比A1远,A3距汽车右侧的距离比A1近。所以仅凭标杆与参照点C重合(纵向距离)就断定标杆与车头平齐是不对的,必须先确定标杆与汽车右侧的横向距离,然后再通过看标杆是否和参照点C重合来确定车头是否与标杆平齐。

图中车头与A、A1、A2杆都平齐,A杆的横向距离大,参考点后移到C1;A3杆的横向距离小,参考点前移到C3。A2的参照点在C2处。标杆位置不变,头前后左右移动也可引起参考点C变动,请在驾驶中观察体会。(www.xing528.com)

A1和车头平齐时,A1似乎到了车头后方,这是一种错觉。这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平头车与长头车不一样,所以参考点的选取因车型而异。

(2)过限宽门、移库和倒车入库时看桩杆的错觉。由于远小近大的规律,所以比车宽一点的桩门,在车头没有真正进入之前,总是感到比车窄,这是错觉,不必害怕,在实际驾驶中要注意观察。

由于桩杆越近视角越大,所以在车前进的过程中,产生了远处的桩杆向车的两侧“扩散”的感觉。桩考移库时也有这样的感觉。

6.后视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答:为了扩大反射景物的范围,后视镜一般都做成凸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是:物体距凸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镜面越凸这种现象越明显。

判断技巧:倒车时,如果后视镜中的车身相对路边线看起来是前宽后窄且不转动,则说明车在直线后倒。当在右后视镜中看到车身右侧与右边的标线平行时,车尾实际上偏左。当在左后视镜中看到车身左侧与左边的标线平行时,实际上车尾偏右。倒入车位或移库倒入库位的时候,利用后视镜判断车体是否与车位或库平行时要特别注意,以免判断错误,最终导致转错方向。

利用后视镜在直路上进行倒车训练的方法为:先前行,当车和路边线平行时停车,观察后视镜中的影像,记住之后看后视镜倒车;也可把头伸出车窗,看到车左侧与左侧标线平行时,停车观察后视镜中的影像,记牢之后看后视镜倒车就不会偏斜了。

7.怎样利用后视镜判断后方的车距?

答:车后的物体离车越远,物体在后视镜中的影像越小。

观察能力训练方法:在合适的地方把车从另一停止的大、小型车辆或其他物体的左方缓慢沿直线向前开出,观察与后车相距1m、2m、3m、5m、10m、15m、20m、30m、50m、100m、200m等距离时后车在后视镜中的影像大小,从而为超车后判断驶回原车道的安全车距打下基础。

8.判断车身位置和准确判断车轮位置的方法是什么?

答:由于车的四周有盲区,所以将车停在停止线外面,靠边停车,在停车场、车多的小区等狭窄空间判断车辆前后左右的位置成了困难的事情。其实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秘诀,判断车辆位置不过如此简单而已。

在车的四周画线或放置线条、长棍等,只要能把车的四边标识出来就行。然后,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车里看前面线条与车身左、右侧相交的位置,后方线条在后视镜里相对车后部左、右侧的位置。

确定前保险杠与停止线对齐(车前面的位置)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不借助倒车系统,看后视镜确定后保险杠位置(车尾位置)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后视镜里看不到后面的线,也可调整后视镜,直到看到后面的白线。但是该线对应的车尾的位置会有小的变化,要注意。上下前后移动头部可以看到交点的位置改变了,所以倒车时只有保持固定的姿势才能准确判断车尾的位置。

前面介绍了前后位置的确定方法,现在介绍确定左右位置的方法。首先选好车头上对应左、右轮位置的参照点。

说明:线条越靠右(或左),在车头上的交点也越向右(或左)。线条在车头上右(或左)移10cm,地面上实际移动了约4倍,即40cm左右。

如果是向左的弯路,则右边线和仪表板轮廓上的交点向左移,弯曲程度越大左移得越多。向右的弯路类似,详细情况请看科目二考试攻略“曲线行驶”中的内容。

所以在曲线行驶项目中,过左弯时,当车的左角压住右侧弧线行驶时,车的右侧与路的右弧线间即可保持0.5m的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