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误区:物质利益诱惑、跟风报考公务员

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误区:物质利益诱惑、跟风报考公务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在就业选择初期被物质利益所诱惑,很少考虑到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及个人的兴趣等因素,以致后期面临转型跳槽时问题重重。公务员优越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羡慕不已,在学生的就业中存在跟风报考公务员的现象,导致公务员考试竞争程度异常激烈。

高职毕业生就业观误区:物质利益诱惑、跟风报考公务员

高职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物质利益

当前学生在消费社会环境下,容易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加上大学期间的花费和毕业后的生活成本,他们觉得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是就业选择所要考虑的首位因素,因此,他们往往选择经济较好,收入较高的发达地区、一线城市,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或是到二、三线城市就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选择初期被物质利益所诱惑,很少考虑到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及个人的兴趣等因素,以致后期面临转型跳槽时问题重重。

2.重社会地位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极其关注。公务员优越的社会地位让他们羡慕不已,在学生的就业中存在跟风报考公务员的现象,导致公务员考试竞争程度异常激烈。报考公务员,从增加自己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机会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有些学生并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公务员,也缺少公务员工作中的行政常识、管理常识和法律常识的积累,即使积极报考了,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破坏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节奏。(www.xing528.com)

3.盲目效仿他人

如今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多媒体了解到各种社会信息,信息的畅通无阻和无孔不入让他们消息灵通,但同时他们也对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和剖析能力。在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缺少对自己的冷静思考和个人发展的规划,于是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在职位的选择上缺少个人的见解。盲目效仿他人,以他人的评价和选择标准作为参照。

4.依赖学校和家长

缺乏主动性和开拓性。当前的大学生看起来特立独行、有想法、有个性,可是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把眼光瞄准了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希望依靠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获得就业机会。同时,对于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关注上,他们也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除学校(院)提供的相关就业信息外,对其他渠道的就业信息他们缺少主动性关注和了解,也缺少开拓和探索,在择业去向上也缺乏个人的决断能力,经常犹豫观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