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墙体加固构造与抗震技术

墙体加固构造与抗震技术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筋应符合表11.3的规定要求。表11.3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配筋设置3)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要求由于建筑物的层数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相同。图11.31构造柱做法(一)图11.32构造柱做法(二)

墙体加固构造与抗震技术

1)壁柱和门垛

壁柱:当墙体的高度或长度超过一定限值,如240 mm厚砖墙长度超过6 m,影响到墙体的稳定性;或墙体受到集中荷载的作用,而墙厚较薄不足以承担其荷载时,应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又称扶壁柱),提高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与墙体共同承担荷载。

壁柱突出墙面的尺寸一般为120 mm×370 mm,240 mm×370 mm,240 mm×490 mm,或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当在较薄的墙体上开设门洞时,为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体的稳定,需在门靠墙转角处或丁字接头墙体的一边设置门垛,门垛凸出墙面不少于120 mm,宽度同墙厚,如图11.28(a)所示。

门垛:当墙上开设的门窗洞口处于两墙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便于门框的安装,应设门垛。门垛的尺寸不应小于120 mm,如图11.28(b)所示。

图11.28 壁柱与门垛

2)圈梁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按构造配筋的梁。

作用:与楼板配合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为必要。

(1)圈梁的设置位置及数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的砖房,横墙承重时应按表11.2要求设置圈梁。

表11.2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

②采用多孔砖砌筑住宅、宿舍、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当墙厚为190 mm,且层数在4层以下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4层时,除顶层必须设置圈梁外,宜层层设置。

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抗震设防烈度<7度时,除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圈梁,并与楼板现浇。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时,宜层层设置。未设置圈梁处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120 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小于210的纵向钢筋。

圈梁宜设在基础部位、楼板部位、屋盖部位。

(2)圈梁的构造

圈梁分为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

钢筋砖圈梁就是将前述的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和部分内墙一周连通砌筑而成。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小于120 mm,宽度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构造如图11.29所示。

图11.29 圈梁的构造

(3)附加圈梁

(www.xing528.com)

图11.30 圈梁的搭接(附加圈梁)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变。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者中心线间的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 m,如图11.30所示。

(4)圈梁的宽度

圈梁宽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当墙厚不小于190 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3墙厚。圈梁的高度不宜小于120 mm,对于多孔砖墙应不小于200 mm,且应为砖厚的整倍数。配筋应符合表11.3的规定要求。

表11.3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配筋设置

3)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相连,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抗变形的能力。

(1)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由于建筑物的层数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相同。

多层砌体构造柱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外墙的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的交接处,较大洞口的两侧,大房间内外墙的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

由于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如表11.4所示。

表11.4 构造柱设置的位置

(2)构造柱的构造做法

①构造柱最小截面为180 mm×240 mm,纵向钢筋宜用4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 mm,且在每层楼面柱的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和9度时,纵向钢筋宜用4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 mm;房屋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②施工时,应先放构造柱的钢筋骨架,再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即每300 mm高伸出60 mm,每300 mm高再缩进60 mm,沿墙高每500 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 m。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 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 mm的基础梁相连。构造柱顶部应与顶层圈梁或女儿墙压顶拉结。

构造柱具体做法如图11.31、图11.32所示。

图11.31 构造柱做法(一)

图11.32 构造柱做法(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