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墙体节能设计与构造优化

墙体节能设计与构造优化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墙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降低其传热系数,防止形成热桥。节能墙体的常见构造做法如图3-1所示。3)夹心保温墙体缺点:抵抗地震的性能差,中间的保温材料无抗震性;与传统墙体比厚度偏大,施工比较复杂,需要连接件,对工人的要求也比较高;三层合成的夹心保温墙体极易形成“热桥”;外侧墙体容易受室外气温的影响,昼夜温差太大和冬夏季温差太大,导致墙面裂缝、雨水渗入、长毛。

墙体节能设计与构造优化

外墙占全部围护面积的60%以上,其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左右。墙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降低其传热系数,防止形成热桥。外墙保温方式可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节能墙体的常见构造做法如图3-1所示。

图3-1 节能墙体的常见构造做法

(a)单一保温墙体;(b)内保温墙体;(c)外保温墙体;(d)夹心保温墙体

(1)外墙外保温:在外墙外侧面设置保温层。外墙外保温的常见做法如下:

1)EPS板薄抹面外保温、隔热系统。这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多的系统,关键在于薄抹面层的抗裂和EPS板的粘结固定。

2)胶粉EPS颗粒保温、隔热浆料外保温、隔热系统。这种系统整体性好,适合外形复杂的建筑,特别是曲面墙的情况,但厚度受限制,不适用于节能65%的标准。

3)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有网EPS板外保温、隔热系统。这两种形式经济性好,但施工较麻烦,特别是对于外形复杂的建筑物,由于混凝土的重力胀模及聚苯板的弹塑性,外表面垂直平整度不易掌握。

4)聚氨酯硬泡喷涂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聚氨酯保温、隔热效率高,热阻约为EPS板的一倍,可以适用于节能65%的标准,整体性也好;但这种系统造价较高,喷涂外表面平整度不好掌握,而且还要再抹聚苯颗粒胶浆作找平层

(2)外墙内保温:在外墙内侧面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选择以下材料:

1)保温砂浆。(www.xing528.com)

2)保温板。

3)松散状填充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等。

(3)夹心保温:在墙体的中间部位设置保温层,属于复合保温墙体材料。

夹心保温墙体是将保温材料夹在两面墙体(内叶墙、外叶墙)之间形成的一种复合墙体。内叶墙和外叶墙一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温板一般用B1级或B2级有机材料,连接件一般用复合材料不锈钢。夹心保温墙板广泛应用于预制墙体或现浇墙体中,但预制混凝土外墙更适用于夹心保温墙体技术。

1)夹心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基层抹灰需要达到高级抹灰要求,表面抚平压实收光,无刷纹、抹痕;抹灰接槎要平,无空鼓、孔洞、裂纹、酥粉、粉化等不合格现象。垂直度、强度等达到施工验收标准。表面无泥土、浮尘、油污等物。分格缝深度要一致,横平竖直,不能缺棱掉角;滴水线顺滑平直、坚固,无明显的表面缺陷;泛水坡度按设计要求,基面阴阳角平直、方正。墙内外各结构件、预埋件水暖电气等线路应按设计需求尽早安装定位。对各位置的收口地方,提早进行水泥砂浆找平,让其有足够的干燥时间,外露钢铁也要做好除锈、防锈的工序。

2)夹心保温墙体优点:将外界环境温度与室内温度隔离开,极大地减小了室内的温度变化,真正起到了节能环保作用;对保温材料要求不高,大部分材料均可用;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

3)夹心保温墙体缺点:抵抗地震的性能差,中间的保温材料无抗震性;与传统墙体比厚度偏大,施工比较复杂,需要连接件,对工人的要求也比较高;三层合成的夹心保温墙体极易形成“热桥”;外侧墙体容易受室外气温的影响,昼夜温差太大和冬夏季温差太大,导致墙面裂缝、雨水渗入、长毛。

单一承重用的墙体材料(如普通烧结砖)很难满足保温和隔热要求,为了达到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建筑外墙一般采用节能复合墙体。节能复合墙体就是将单一材料的承重墙体变为由承重材料和保温材料(绝热层)组成的复合墙体。例如,泡沫塑料在国内外大量用于建筑物的节能复合墙体。

对复合墙体的传热反应系数、衰减倍数、延迟时间、热惰性指标和逐时壁温的计算结果,说明外保温墙体在冬、夏两季的热工性能均优于内保温墙体。外保温墙体抵抗室外温度变化能力强,当室内温度发生变化时,其温度波动小,对夏季非空调房间的隔热效果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