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建筑第三版:光分层或光分区布置房间,提升效果

生态建筑第三版:光分层或光分区布置房间,提升效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热分层和热分区类似,自然光在建筑中也存在分层和分区现象。造成建筑垂直方向采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下层房间较上层房间容易被外界物遮挡、天空视角相对小。在楼层布置方面,将采光要求高的房间安排在上层,而将采光要求低的安排在下层。路易斯·沙利文在设计美国芝加哥大会堂时,采用了相似的做法,将需要采光的办公室沿着建筑的外围布置,而把大礼堂放在较暗的中心部分。

生态建筑第三版:光分层或光分区布置房间,提升效果

与热分层和热分区类似,自然光在建筑中也存在分层和分区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房间的自然采光量随着层高的增加而增加,形成垂直方向上采光的差别;二是在同一楼层中或同一房间中,离外窗近处比离外窗远处采光要好,由此形成了水平方向上的采光差别。造成建筑垂直方向采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下层房间较上层房间容易被外界物遮挡、天空视角相对小。造成水平方向采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离窗口近处看到的天空面积越大;反之,看到的天空面积越小。因此,可以根据活动所需的照度水平来安排房间。在楼层布置方面,将采光要求高的房间安排在上层,而将采光要求低的安排在下层。在房间安排方面,将采光要求高、使用频率高的房间安排在建筑的外周,而将采光要求不高或使用频率不高的房间安排在较暗的内侧。在同一房间内安排活动时,将采光要求高的活动安排在靠近外墙开窗的地方,而那些不需要高照度的活动可安排在远离外窗处。

由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Mount Angel图书馆,将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需要高照度的阅览区,沿着靠近外墙的窗口布置;二是低照度的藏书区,在两个阅览区之间,远离外墙窗口布置(见图5-71)。路易斯·沙利文在设计美国芝加哥大会堂(auditorium building)时,采用了相似的做法,将需要采光的办公室沿着建筑的外围布置,而把大礼堂放在较暗的中心部分(见图5-72)。

(www.xing528.com)

图5-71 美国Mount Angel图书馆[54]

图5-72 美国芝加哥大会堂[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