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省1986-2015年干旱分布及影响

陕西省1986-2015年干旱分布及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季节性干旱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冬春夏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秋收后干旱持续发展,秋播受阻。夏田受旱的同时,春播及早秋作物亦受严重干旱影响。7月中旬至8月底关中大部地区仍雨水偏少,干旱持续。9月初至12月底120余天全省降水持续偏少,秋冬季仍然干旱,12月底全省越冬夏田受旱1000余万亩,陕北牧区牧草产量减少80%。

陕西省1986-2015年干旱分布及影响

干旱是一种气象水文现象,其形成与气候条件有关,还与区域地理地貌、水资源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干旱的定量特征表现为缺水,是否成灾决定于形成干旱的水文气象条件。农业旱灾实质是雨水短缺、水资源不足,引起土壤中水分供应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导致农业减产或失收。旱灾是陕西省主要自然灾害,历史上旱灾发生的频次、范围、危害程度均比其他灾害严重。

陕西农业旱灾的评估指标是春耕春播、盛夏、秋播等农作物生育关键期缺雨一个月左右、其他农事季节两个月左右,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三至四成,土壤相对湿度小于60%或土壤含水率小于16%为轻旱;降水量偏少五至六成,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或土壤含水率小于14%为中旱;降水量偏少七成以上,土壤相对湿度小于40%或土壤含水率小于12%为重旱。由于降水分布不均,1986~2015年陕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年受旱面积至少在300万亩以上。

季节性干旱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冬春夏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伏旱指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干旱,俗称“卡脖旱”,各地都比较多见。

1986~1989年全省大部地区冬、春、夏三季连旱,雨雪稀缺,其中1988年在冬春、初夏连旱后,秋冬又继续干旱少雨至12月中旬。1989年4~5月份陕北少雨干旱,6月中下旬全省少雨高温,旱情发展。7~8月上旬,全省93个县降水偏少,其中43县偏少七成以上,榆林地区旱情最重。9~11月份40多个县又出现旱情,渭北地区严重。

1990年冬、春、夏、秋4季都出现干旱,继1989年秋旱后,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2月20日,全省大部地区严重冬旱,陕北干旱持续到4月份;从5月1日至6月10日41天60个县降水偏少,地墒差,陕北干土层达10厘米;7~8月份仍少雨,夏旱严重;9月份省内大部地区继续少雨。

继1990年秋旱后连续出现冬旱,从1990年9月初到1991年2月底连旱180天。1991年后春至夏秋两季都有旱象,关中东部同时伴有干热风。6月15日至8月25日70余天全省84个县降水偏少,主旱区在陕北南部、渭北、关中和陕南浅山丘陵区。9月中旬至12月中旬,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七至八成,关中中西部及商洛地区偏少九至十成,是1949年后比较严重的秋旱之一。

1992年夏、秋、冬季,1993年春、夏季全省有旱,但灾情较轻。1994年3月份各地降水普遍偏少四至七成,4月下旬至5月底大部地区40天降水不足10毫米,关中仅1~5毫米。西安地区5月份降水量仅1.8毫米,是30年统计同期降水最少的一年。5月份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3℃,干土层达20厘米,同时还伴有干热风,出现1949年后同期未有过的高温干旱。冬小麦抽穗以后遭受严重干旱,青干逼熟。伏期关中陕南降水也少,7月中旬至8月底50天降水量仍少于常年,伏期气温持续偏高,干土层达20厘米左右。秋收后干旱持续发展,秋播受阻。

继1994年大旱之后,1995年持续干旱,全年少雨,夏秋两料严重减产。陕北北部、商洛地区1994年秋至1995年7月上旬连旱300余天;其余各地1994年12月至1995年7月上旬连旱200余天。6~7月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仅20%~30%,深层也只有40%左右。渭北旱原干土层深达50余厘米。夏田受旱的同时,春播及早秋作物亦受严重干旱影响。陕北从4~6月份春播无法进行;陕南50余万亩水田缺水无法播种插秧。夏收后继续少雨干旱,6月底全省秋田受旱3000余万亩,占秋田总面积的89%,其中重旱2000余万亩,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仅20%~30%,陕北400余万亩春播秋田、关中陕南410万亩夏播秋田均不能及时入种,有的入种后未出苗多次翻耕重种。安康有地方同一耕地连续翻种5次。全省1000余万亩水浇地秋田缺水灌溉也出现旱象。7月中旬至8月底关中大部地区仍雨水偏少,干旱持续。至8月底全省1300余万亩秋田无苗,占秋田总面积的38%。9月初至12月底120余天全省降水持续偏少,秋冬季仍然干旱,12月底全省越冬夏田受旱1000余万亩,陕北牧区牧草产量减少80%。全年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四至六成,全省性冬、春、夏、秋四季连旱,夏秋两料作物受旱面积5000余万亩,其严重程度与1929年陕西大旱相似。

继1994年、1995年全省性大旱后,1996年上半年旱情持续发展,直至5月底才见透雨。夏粮受旱加之小麦收获期遭受连阴雨,全省夏粮产量为1982年后最低值,质量也差,农民收入降低。(www.xing528.com)

1997年春夏连旱夏粮秋粮均减产。4~7月全省80%以上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三至九成,关中地区为1961年后同期降水最少年份,比特大干旱的1995年还少二至四成,土壤相对湿度仅11%~40%。汉中、安康地区稻田龟裂,陕北、渭北、关中西部及商洛地区干土层达40~60厘米。

1999年榆林地区150万亩夏田作物受旱和黄萎病危害几乎全部绝收,减产幅度达90%;100万亩夏播面积入种仅52.6%,勉强入种出苗率不足30%,有的补种4次都因旱未出苗。7月中旬至8月底早玉米灌浆、晚玉米抽穗阶段陕南、陕北又发生“卡脖旱”,晚茬玉米基本绝收,山旱地秋粮减产90%,川水坝地减产50%以上。2000年夏季作物受旱,全省270万亩干枯死亡,1300余万亩夏播田缺墒未按时入种,榆林市旱坡地基本未种,伏旱使全省150余万亩秋作物干枯死亡。

2003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关中陕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夏播受阻。7~8月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三至六成。2004年4月中旬后,陕北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严重影响春耕春播。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少,陕北关中出现轻到中度干旱。

2005年省内区域性干旱发生在春夏两季,1~5月上旬全省性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陕北、渭北、陕南浅山丘陵区大部轻旱、局部中旱,5月中旬的透墒雨使旱情缓解,6月份降水又偏少,气温异常偏高,2006年与上年旱情差不多。2007~2008年旱情较轻。2008年11月开始秋冬连旱,持续97天,陕北、关中大部和陕南局部地区严重干旱,74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夏伏旱全省农作物受旱800余万亩,严重干旱100万亩。

2010~2012年出现过冬春连旱、夏旱和局地伏旱,属于一般灾害程度。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陕北、关中局部出现109天冬春连旱,关中东部和渭北“旱腰带”旱情严重。2011年关中夏播区遭受持续40天夏旱。2012年经历春旱夏旱,作物生长关键期旱情危害严重。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中旬,全省平均降水量68.4毫米,与常年同期133.4毫米相比偏少五成。2013年大部地区出现冬春连旱,全省平均气温5.4℃,比常年同期4.7℃偏高0.7℃,降水少、气温高,普遍出现轻到重度干旱,陕北中西部、关中中东部长时间在重度干旱等级,直到6月份才缓解,铜川渭南、商洛、延安、榆林灾情较重。

2014年冬春连旱和夏伏旱,小麦主产区50多个县连续无降雨超过50天。6月底至8月初大部地区持续高温,未出现有效降水,关中和陕南东部重旱,商洛市出现50年来严重旱情,局地达特旱等级。2015年7~8月持续伏旱,延安、榆林两市作物受旱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