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省志·农业志:陕南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陕西省志·农业志:陕南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雨后耙耱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伏前耕、播前耙耱有利保墒。平原灌区一般年种植两料以上作物,很少有轮歇时间。陕南汉江平坝稻田一般收稻后种绿肥越冬,早春插秧前整地绿肥压青,水稻插秧后手工除草,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病虫,水稻灌浆后期排水晒田。陕南人多地少,水稻收获后改种油菜,有代替绿肥之功效。

陕西省志·农业志:陕南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陕西耕地的70%左右是旱地,种植业传统很重视保墒,一般在秋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地,立垡过冬,接纳冬春雨雪,促进土壤冻融消散,减少越冬菌源和虫害越冬基数。冬闲早春运送农家肥到田间地头,开春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备播。春翻土地水分蒸发快不利保墒,春季一般不深翻。这种耕作方式在土壤融冻后耕层踏实,底墒足,整地耙耱后可直接播种。大株作物一般条播点播,化肥多做种肥深施。小株作物撒播较多,出苗后再间苗定苗,宁稀勿稠。田间管理适时追肥防治病虫直到成熟收获。收获时选用穗大粒饱果穗单收单脱,晒干后留作种子备用。

小麦油菜、豌豆等越冬作物一般采用夏闲地轮歇耕做法,年收种一料,夏粮收获后伏前耕地晒垡,耕后逢雨即合墒耙耱收墒至秋季播种。此法便于蓄住降水,满足越冬作物需要。雨后耙耱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旱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缺水缺肥。伏前耕、播前耙耱有利保墒。除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外,深种浅盖、豁干种湿、播后镇压提墒、坐水点种等也是调水的有效方法。禾本科小麦、玉米等作物与豆科作物轮作倒茬,增种绿肥、沤肥压青、以磷调水等措施对弥补肥料不足都是有效措施。(www.xing528.com)

平原灌区一般年种植两料以上作物,很少有轮歇时间。常采用越冬作物秋播前深翻土地,精细耕地,施足底肥后播种,遇旱冬春灌水。夏收夏播时间较紧,常硬茬播种或坐水点种,民间有夏播早一天、秋收早10天的说法。夏播作物初次中耕灭茬宜深,二遍中耕除草护苗宜浅,三遍中耕结合施肥灌水根际培土防倒伏。

陕南汉江平坝稻田一般收稻后种绿肥越冬,早春插秧前整地绿肥压青,水稻插秧后手工除草,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病虫,水稻灌浆后期排水晒田。陕南人多地少,水稻收获后改种油菜,有代替绿肥之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