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引发尾气问题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引发尾气问题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起着修正混合气浓度的重要作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会影响混合气的调节,但损坏的形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故障表现,尤其是当其阻值漂移时,对混合气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总结此车故障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是主要原因。如果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完全损坏,则发动机ECU会存储相应的故障码,反而更容易发现。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引发尾气问题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起着修正混合气浓度的重要作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会影响混合气的调节,但损坏的形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故障表现,尤其是当其阻值漂移时,对混合气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当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对尾气有什么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故障现象。

捷达车尾气超标】

车型:捷达两阀车,已经行驶12万km。

故障现象:去检测站检车时,进行尾气检测无法通过。与车主沟通后得知,此车行车时没有异常现象。

解码器检测,有如下故障码:混合气方面的故障码16825,偶发;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流量故障码16995,偶发;制动开关信号不明确故障码16556,偶发;燃油调整,第一列数据显示混合气太浓。清除故障码后,系统显示正常。

清洗节气门喷油器后,数据有所好转,但还是明显超标。检查发现高压线断路,更换后,数据也是轻微好转,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更换新火花塞后,发现排气中的数据不降反升,原车装用的是白金火花塞,所以又换回原来的火花塞。怀疑三元催化转换器工作不良。(www.xing528.com)

接上解码器,进入数据流功能,在数据流中发现冷却液温度数据异常。随着起动时间的延长,冷却液温度数据一直在64℃左右,不再上升,即使散热风扇开始转动时,冷却液温度最高也只能达到64℃,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抓住这个矛盾点,我们再进行深入的检测。

怀疑此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于是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后着车试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已经明显低于排放标准。但在测量过程中还发现,CO在高怠速时变化幅度较大,有时达到1.0%甚至2.0%,但仪器最后显示的总平均值还是能通过尾气检测的。

交车后,去检测站验车,顺利通过,尾气超标故障排除。

总结

此车故障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是主要原因。因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能真实反映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使发动机ECU计算出的喷油时间过长,造成混合气过浓,使排气中的CO值上升。如果没有仔细观察排气中CO值的变化范围以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就有可能漏掉这一故障原因。如果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完全损坏,则发动机ECU会存储相应的故障码,反而更容易发现。通过尾气分析仪与解码器的配合应用,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真分析,最终找到了故障原因,不仅使发动机的排气达到国家标准,更使发动机的油耗降低,保护环境的同时为车主节省了费用,一举多得。

在检测尾气的过程中发现过很多这样带“病”运行的车,车主很难发现,所以把尾气当作一个检验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工具是完全合理的一种新思路,可以迅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使维修有根有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