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事迹

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事迹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途径,分别是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手工业合作化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所作的《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发言,进一步增强了推动手工业合作化进程的思想动力。

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事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农业手工业是个体经济。农业是对应并且覆盖农村的经济成分,在没收了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之后是以农户为劳作单位的农村经济形式。手工业是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工业生产生活用品生产的经济成分,在农村是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在城市是以城市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非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经济成分。把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途径,分别是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农业合作化是紧随土地改革而采取的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重大战略步骤。这个重大战略步骤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至1953年春,没有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地区开始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1952年冬至1953年春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节点,一方面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另一方面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为纠正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的急躁冒进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公布了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1953年4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1953年第四季度是这个阶段的又一重要节点。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先后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次谈话的背景,主要是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更加关注如何加强农业发展问题。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从1954~1955年上半年,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公布之后,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1954年农业合作社的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15倍,已大大突破了原定的发展计划。1954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1955年合作社要发展到30万个或35万个。1954年1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在1955年春耕前将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于是,1954年冬、1955年春全国农村掀起建立合作社的浪潮,1955年3月全国农业合作社达到67万个。很多农业合作社在建立时过于急促,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提出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社。毛泽东起初同意农业合作社“停、缩、发”的方针。到同年7月,经过整顿,巩固下来的农业合作社仍然多达65万个。与此同时,毛泽东经过4月和5月两个月的考察,提出改变“停、缩、发”的方针。6月中旬,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关于到1956年合作社发展到100万个的计划。不久,毛泽东从南方考察回来,主张修改计划,加速发展。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不赞成改变计划,认为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发展速度相适应,不宜发展过快。毛泽东则认为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的思想属于“右”倾错误。(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从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1955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系统阐述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和政策,严厉批评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的政策,提出农业合作化不是下马的问题,而是赶快上马的问题。同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径。手工业合作化问题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的高潮阶段才成为中共中央直接决策的议题。195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前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由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召开,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召开。1956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关于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报告》,确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全国手工业合作化的任务,并要求积极推动低级形式的合作组织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生产合作社过渡。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所作的《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发言,进一步增强了推动手工业合作化进程的思想动力。在农业合作化形势高涨的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也几乎同步达到高潮,农业和手工业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由个体经济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