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文学教程: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

天文学教程: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同地方平太阳时一样,世界各地的原子钟在确定初始历元后就显示当地的“地方原子时”。不同的地方原子时之间存在差别。人们将各自的地方原子时进行比较,经过归算处理,求出全世界统一的国际原子时,自1972年1月1日正式起用,用无线电时号发播。2)协调世界时由于地球自转存在变化,世界时有长期变慢的趋势,势必导致世界时的时刻日益落后于原子时,一年内可累积1s左右。

天文学教程:原子时和协调世界时

1)国际原子时(TAI)

由于原子的能级跃迁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来制成更准确的原子钟。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度量衡大会规定了新的国际制(SI)原子时的秒长为铯(133Cs)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了人类活动的方便,原子时沿用世界时的时刻起点,即选定原子时的时刻与1958年1月1日0h的UT相同,即那时刻UT(世界时的时刻)-AT(原子时的时刻)=0。但后来发现,在1958年1月1日0h的UT时刻,UT-AT=+0.0039s,这一实际差值作为历史事实保留下来。

如同地方平太阳时一样,世界各地的原子钟在确定初始历元后就显示当地的“地方原子时”。不同的地方原子时之间存在差别。人们将各自的地方原子时进行比较,经过归算处理,求出全世界统一的国际原子时(记为TAI),自1972年1月1日正式起用,用无线电时号发播。

2)协调世界时(UTC)

由于地球自转存在变化,世界时有长期变慢的趋势,势必导致世界时的时刻日益落后于原子时,一年内可累积1s左右。为了避免世界时与原子时的过大偏离,1972年起国际上发播的无线电时号采用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其时间单位用原子时(SI)秒,而时刻与世界时的偏离保持不超过0.9s,方法是在年中或年末(其次是3月31日和9月30日)跳秒(“闰秒”,增加或减去1s)。例如,2015年6月末和2016年12月末都加1s(正跳秒)。(www.xing528.com)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还为不同参考系规定了不同坐标时供编制历表之用。根据广义相对论,时间的快慢与局部引力场有关。在太阳系内,由原子时派生两个时间系统:①以地球质心为参照的地球力学时(TT),它与地面原子时(TAI)的计量完全一样,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它们的起点有32.184s之差,转换公式为TT=TAI+32.184s;②以太阳系质心为参照的质心力学时(TDB),它与地球力学时(TT)差别的主要部分的振幅为1.7 ms,周期为一年。

3)时间服务

民用的和科学技术用的准确时间来自天文台的专门时间服务工作。一些天文台有专门仪器观测恒星来测定各种时间,这一工作称为测时,世界时的测时精度达0.001s水平;又有精密的原子钟,根据测时结果来校正钟差,于是可以提供全球统一的正确时刻,这一工作称为守时;用通信设备(电台)把时间信号向使用部门发播,这一工作称为授时。测时、守时、授时三部分工作统称为时间服务工作。例如,我国陕西天文台国际时间服务的成员从1980年始,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发播时号,呼号为BPM(短波,频率为5 MHz、10 MHz、15 MHz,精度为1 ms)和BPL(长波,地波精度为1μs,电波精度为10μ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