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进展

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进展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市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总目标是:2005年达到压缩超采,缓慢发展。即压缩超采量,减缓超采区的发展速度,环境地质问题不再进一步恶化。预期2005年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122035.8万m3,通过工业、农业、生活全面节水和再生水回用,压缩开采量10885.6万m3,2010年开采量117872.3万m3,压缩开采量19638.3万m3。各地区不同水平年平原超采区地下水规划详见表7-6和表7-7。

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进展

超采区发生在北疆极少数的县(市),如乌鲁木齐市城区、哈密市、吐鲁番市、米泉市、奇台县等,在1996年底,地下水开发利用量已等于或大于可开采量,个别地区甚至大于总补给资源量。如果以县辖区内乡(镇)和兵团团场为计算评价单元,则超采区比比皆是,主要在北疆一些地下水高开发区,其表现形式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由于新疆水文地质界对此种现象在认识上存有差异,尚未能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表20-4 新疆地下水不同水平年开发利用规划表

续表

鉴于目前状况,对超采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作如下调控。(www.xing528.com)

(1)以乡(镇)、兵团农场等行政单位为规划分区,按分区面积及其面积内单位涌水量作为权重,把县平原区总补给量分摊到各分区;再按各分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开采系数分别从0.7~1.1取值,乘以补给量得出各规划分区的可开采量。

(2)奇台县在27个分区中,按K=I/M计算结果(K为开采系数,I为多年平均开采量,M为多年平均可开采量),未超采的有7个,面积495km2,占县规划区面积29.3%;超采区6个,面积361km2,占21.3%;严重超采区14个,面积837km2,占49.4%。未超采区主要分布在南北边缘区。

(3)分区开发利用原则是:从全流域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合理安排。以县城为中心的漏斗区,应大力提倡城镇节约用水,强化水患意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新增耗水工业项目,应避开城区。在以坎尔孜乡、10团灌溉漏斗中心区,大力开发节水工程——如机井加压喷灌、低压管道灌、膜上灌等。上游地下水补给区,除人畜饮水外,不再打新井,农业灌溉应以地表水为主。

(4)不同阶段地下水开采量是根据2005水平年和2010水平年奇台县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及各行业用水定额,预测出总需水量;再依据水利工程现状及工程发展规模提出全县地表水可供水量,从总需水量减去地表水可供水量,其差值就是地下水需要开采量。预测2005水平年需要开发3.6亿m3,为可开采量1.46倍;2010水平年需要开发地下水量为4.18亿m3,为可开采量1.7倍。如要保持地下水采补平衡,则2005水平年缺水0.63亿m3,2010水平年缺水1.66亿m3,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一是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二是加速山区水库增水工程建设,三是加速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

(5)全县27个分区单位中有20个超采,除奇台镇(县城所在地)允许继续超采外,其余19个单位一律实行限采。

根据奇台县及其邻县喷灌成功经验,小麦灌溉定额为220m3/亩,玉米为125m3/亩,综合喷灌定额为210m3/亩。这些节水的成功经验,为该区限采奠定了基础。1998~2000年,在限采区建成喷灌面积1.7万hm2投资10032万元,可节水0.6亿m3;2005~2010年,建成喷灌面积2.2万hm2,投资13440万元,可节水0.72亿m3。2005年供需基本平衡,2010水平年还缺水0.36亿m3/a。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措施:一是压缩发展指标,二是采用更先进的喷灌、滴灌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