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处:忠诚边防,处理民族关系,击败权贵!

周处:忠诚边防,处理民族关系,击败权贵!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处的父亲是鄱阳太守,但是不幸的是,他父亲死得早,他成了孤儿。周处被任命为新平太守,主要负责在边境地区处理民族关系,周处干这件事干得有模有样,不仅使得反叛的羌族人诚心放下反对晋朝的旗帜,还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在中央监察部门任职的周处,不避权贵,一律秉公处理。梁王司马肜,是司马懿的儿子,违法,周处也丝毫不顾及皇亲国戚的权势。周处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

周处:忠诚边防,处理民族关系,击败权贵!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用在周处身上,再合适不过,民间现在仍旧流传着“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周处,字子隐。周处的父亲鄱阳太守,但是不幸的是,他父亲死得早,他成了孤儿。周处因为横行乡里,家乡的人听说周处的名字,就忍不住要皱眉头。

久而久之,周处也想改变这老鼠过街一般的境遇,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天,周处在田地跟人聊天,问道:“今年气候好收成也不赖,你们怎么还不高兴?”种田的老汉就说:“三害未除,何乐之有!”这引起了周处极大的好奇心,就问这三害都是什么。老汉就说:“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于是,周处深入深山老林,射杀猛虎。又在水里跟蛟龙搏斗,激战三天三夜。十里八乡的人听说周处去除害,都觉得周处此去凶多吉少,又听说他跟蛟龙大战三昼夜尚不分胜负,就说周处恐怕除害不成,把自己这一害给“除”了。大家都奔走相告,相互庆祝这个好消息。

正当大家都陶醉在周处死了这一好消息中的时候,远远地看见周处这个熟悉的身影走来,不禁都愣住了。周处本来以为除害是为家乡父老尽力了,结果父老乡亲最害怕的是自己,好不惭愧。当时南方有两位名士:陆机、陆云兄弟。知耻而后勇,周处打点行装就去找这兄弟俩去了,想请陆氏兄弟开一服药方,让他一雪前耻。周处到的时候,陆机刚好不在家,周处只见到了陆云。

周处见到陆云,将事情的前后始末原原本本说给陆云听,周处一心想悔改,但是担心为时晚矣。陆云用古人勇于改错的例子劝导他,古人贵朝闻夕改。

后周处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刻苦学习,终学有所成,做了东吴的东观左丞。吴国灭后,周处的命运跟许多东吴旧臣一样,从江南来到洛阳继续做官。周处被任命为新平太守,主要负责在边境地区处理民族关系,周处干这件事干得有模有样,不仅使得反叛的羌族人诚心放下反对晋朝的旗帜,还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朝廷又让他当广汉太守,广汉这个地方法律案件比较多,有的案件甚至三十年了还没有定案,周处一上任,是非曲直都能理顺,案件处理起来也很得心应手。之后周处觉得自己母亲年事已高,就辞官回家陪伴母亲,但是又被任命为楚国内史。

内史的任期到了,周处回到洛阳,做了御史中丞。在中央监察部门任职的周处,不避权贵,一律秉公处理。梁王司马肜,是司马懿的儿子,违法,周处也丝毫不顾及皇亲国戚的权势。(www.xing528.com)

元康六年(296),氐族人齐万年叛乱。氐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随着氐族人不断内迁,西晋政府也将氐族人纳入户籍统计的体系,分派给他们赋役。因为赋役苛重,氐人经常小规模地反抗一下晋国,但都没能形成政权,现在齐万年手里握着七万人的队伍,声势浩大,严重威胁了洛阳的安全。

边境出问题了自然需要一员干将前去搞定。朝廷任命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军事,周处不过是个建威将军,还得在安西将军夏侯骏手底下看脸色。周处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

齐万年在梁山这个地方率领七万人的部队等着周处,而司马肜、夏侯骏只给了周处五千人马就催促周处快点开始决战。周处没办法,就跟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这个地方攻打齐万年,用五千对七万,但是周处还是去了。

开战当天,周处手下的五千人饭都没吃,饿着肚子就被司马肜逼上了战场。悲愤难当的周处赋诗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话音刚落,他就冲上了战场。

周处靠着五千人,愣是从早上一直杀到了晚上,还在殊死抵抗。卢播、解系就看着周处拼命,也不上前去增援。左右的人都跟周处一样杀的浑身是血,劝周处不如退兵算了,反正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尽到了臣子的责任跟义务。周处不这么想,他按剑说:“以身殉国,不亦可乎!”这一番话说完,谁也不敢再说退兵的话,周处等人,就这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