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鲁公:忠诚尚贤的杰出代表

周鲁公:忠诚尚贤的杰出代表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在正式讨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之前,周公起草《太誓》,在出兵之前面向所有士兵宣誓,鼓舞士气。辅佐成王灭商后,武王封周公于曲阜,就是鲁公。武王去世后,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颁布《周礼》,巩固了周朝政权。这一切都显示着周公的忠诚,周朝的发展离不开周公的付出,周公崇高的人格也感染着一个又一个后世之人。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

周鲁公:忠诚尚贤的杰出代表

周朝大名鼎鼎的姬旦,为了给国家选用贤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前来拜访的有德之人。周公之圣,不在于他的官职高、工作努力,而在于他对周天子的赤胆忠心。他不觊觎权力,承受流言,将国家稳定下来。面对君主的分封,他没有选择去做一个王,而继续做一个臣,所谓忠诚,也不过如此了!

辅佐武王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文王时,周人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周旋与斗争。姬昌受命七年驾崩,姬发即位,仍然以太公望(姜尚)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太公、周公是武王最为得力的助手。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

武王即位之年二月,他向周公询问怎样才能得到诸侯的响应与配合。周公回答说:“决定的因素在于德。对周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尊天命,远近诸侯都不要冒犯,已经和好的诸侯不要再失去。要继续用德行感化他们。”后来武王动了伐纣的念头,周公还是和他强调要“敬德”。

武王开始准备伐纣,在孟津会盟与誓师中,也体现了周公敬德的思想。武王先祭祀天神,向东校阅军队,一直到达孟津。这次行动,是武王即位后第一次大规模出师。周军制作了文王的神像,用车子载着,置于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表示是奉文王之命进行征伐,不敢自己专行。武王昭告各官,要求大家崇德诚信,继承先人的德业,还明定赏罚,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此次观兵显然带有演习的性质,这便于熟悉地形和路线,以利于以后大军渡河北伐,也可试探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应。这次会盟,不期而至的有八百诸侯。这对于武王坚定灭商决心,继续修德待时,是一个更好的促动。在正式讨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之前,周公起草《太誓》,在出兵之前面向所有士兵宣誓,鼓舞士气。

辅佐成王

灭商后,武王封周公于曲阜,就是鲁公。但武王并不让周公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廷辅佐武王。武王去世后,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的人听说武王去世了而成王还小就引发叛乱,就登位代替成王处理政务,主掌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弟弟们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现在代替小成王掌管政务,而且周公是先王的重臣,这样下去将会影响成王继位啊!”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说:“我之所以不怕大家说闲话而代替成王打理国政,是怕天下有小人想要钻空子背叛周朝,如果那样的话我将没有办法向我们的先王交代了。武王很早就去世了,而成王还年幼,我只是为了稳定周朝的基业才这样做的。”于是坚持辅佐成王,而让儿子伯禽代他到鲁国受封。

周公吐哺

在儿子前去鲁国受封之前,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我却不拿自己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人。我洗一次头要三次绾起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停下来接待贤士,特别害怕失去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有封国的国君而对人傲慢啊。”

管蔡之乱(www.xing528.com)

在武王病重时,周公旦曾去祭祀,为武王祈祷,他写了一张小纸条,放在了盒子里面。这些也成了后来管叔和蔡叔对周公进行诬陷的假证据。管叔、蔡叔乘乱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等族,明目张胆地造起反来。他们造谣说周公想要篡位,那个小纸条里写的就是叫武王赶紧病死,自己好篡位。于是,周公与年轻的周成王进行了一次谈话,并且打开了盒子,原来纸条上面写的是周公愿意自己死去,来换武王的阳寿,周成王十分感动。周公奉成王的命令举兵东征,诛杀了管叔,杀了武庚,流放了蔡叔;收服殷朝的遗民,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让他奉行殷的祭祀;平定准夷及东部其他地区。历时两年,诸侯都以周王室为宗主。

成王七年二月,成王在镐京朝拜武王庙,然后又到丰京朝拜文王庙,命太保召公先到洛邑勘察地形。三月,周公去洛邑建造周朝的京城,并进行占卜,占卜结果非常好,于是在洛邑建立了国都。周公颁布《周礼》,巩固了周朝政权。周公逃亡

成王长大后,能够独立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的位置上,但仍谨小慎微,恭敬从事。当初,成王小的时候生了病,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祷告说:“王年幼没有见识,冒犯神明的是我,神明要惩罚就惩罚我吧!”又把祷告册文藏于秘府,成王的病果然痊愈。到成王执政后,有人污蔑周公,周公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文,泪流满面,于是立即恭敬地迎回周公。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不知如何从政,就写了《多士》《毋逸》来告诫成王。此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完善,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为百姓谋利,百姓欢愉。

周公在丰京病重,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

读史有智慧

从周武王到周成王,周公一步一步帮助君王平定战乱,建设国家。为了周朝,周公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地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真可谓是尽心尽力的忠诚之人!天下初定,成王年幼,他顶住各种流言蜚语,将国家稳定下来,防止小人乱国。甚至在成王生病之后,他还向神明忏悔祈福,以求缓解。这一切都显示着周公的忠诚,周朝的发展离不开周公的付出,周公崇高的人格也感染着一个又一个后世之人。

历史寻踪

◆曲阜周公庙

山东曲阜周公庙位于曲阜城的东北,全称文宪王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为元圣庙。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建,达现今规模。周公庙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