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哲学|不尚贤,实现和谐治理

老子哲学|不尚贤,实现和谐治理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尚贤,使民不争;”这里的“尚贤”指的是提高名位,吹捧名位,炒作名位,使名位虚荣化。但是,一定要考虑到它的负面效应,不能走极端,要有预防和制止负面效应发生的措施和机制。

老子哲学|不尚贤,实现和谐治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读】

本章是老子哲学唯物辩证法分析客观事物的范例。

“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里的“尚贤”指的是提高名位,吹捧名位,炒作名位,使名位虚荣化。其结果是,钱权交易,卖官捐官;抄袭成风,骗取学位;弄虚作假,套取职称。社会和国家设立官位、职称和学衔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到它的负面效应,不能走极端,要有预防和制止负面效应发生的措施和机制。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艺术珍品、字画玉雕等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财富。有的珍品价值连城。但是,有史以来,为夺宝、谋宝、盗宝演出多少败坏人性、残酷谋杀的惨剧。甚至,不惜挖掘坟墓从死人身上攫取珍宝。这些事实和历史教训,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炫耀豪华,炫耀奢靡,炫耀山珍海味,炫耀袒胸露腿,并不是文明的表现,只会扰乱民心,将人心引向物欲、食欲和色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www.xing528.com)

这段话很难直译,两千五百多年来引起许多误解,但其主旨非常明确。

一、圣人之治,民生第一,让广大人民吃饱穿暖,腹实骨强,身强体壮。

二、执政者要无私、无欲、无争、无妄,才能教化人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虚其心”,这个“虚”字是动词,意为清除干净,“心”是指私心、私欲。这就是说要将私心和私欲清除干净。

“弱其志”,“弱”字也是动词,意为减弱,削弱,“志”是指争权夺利和非分之想之志。这是说要减削争权夺利和非分之想的意志。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使社会和人民之间没有巧伪奸诈、阴谋诡计之知(智);没有争权夺利、非分之想之欲,那么,那些阴谋诡计者,也就不敢故弄玄虚、坑蒙拐骗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

执政者,若无私、无欲、无争、无妄地为人民办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