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公旦的家训:尊贤敬贤,不骄人

周公旦的家训:尊贤敬贤,不骄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诫子伯禽周公旦周公旦,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本文是周公旦对其子伯禽的家训。伯禽封于鲁,赴任前周公旦以数事相训:不要怠慢亲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没被任用,不要轻易舍弃故旧,不要对人求全责备。文章的思想很明确,周公担心伯禽年少气盛,骄傲自大,提醒他要像自己那样尊贤敬贤。并列举自己尊贤的事例,训诫十分诚恳。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旦的家训:尊贤敬贤,不骄人

诫子伯禽

周公

【作者简介】

周公旦(生卒年不详),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姬姓,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也称周公旦。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后平定管叔、蔡叔、霍叔叛乱,分封诸侯,营建东都洛邑,并制建了周朝的礼乐典章,主张“明德慎罚”,奖励农桑,民食充裕,一度出现“成康之治”。其言见于《尚书》的《大诰》、《多士》、《无逸》、《立政》,以及《论语》等。

【题解】

本文是周公旦对其子伯禽的家训。伯禽封于鲁,赴任前周公旦以数事相训:不要怠慢亲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没被任用,不要轻易舍弃故旧,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并指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即使才能过人,也不与有专长的人争强斗胜。这篇家训对其子处世做人提出了既具体又深刻的要求,开了帝王家训的先河。

文章的思想很明确,周公担心伯禽年少气盛,骄傲自大,提醒他要像自己那样尊贤敬贤。并列举自己尊贤的事例,训诫十分诚恳。这些话不仅表现了周公作为政治家的广阔胸怀与眼光,也表现了周公的高度智慧与精湛的见解;不仅在几千年前对一些封建诸侯适用,就是在今天,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还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1)。故旧(2)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3)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www.xing528.com)

我,文王(4)之子,武王(5)之弟,成王(6)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7)(8),慎无以国骄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9)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10)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译文】

有德行的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旧友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也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君子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比谁的力气大;即使奔跑如马也不会与马比谁跑得快;即使智慧如高士,也不会与高士比谁的智慧高深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的身份在天下也不低了然而我却曾在沐浴时三次束发,吃饭时三次吐出口中食物,起身接待士人。这样我还怕因怠慢而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去鲁国,不能因为是国君而骄傲。

德行广大而能保持恭敬,必然荣盛;土地广大富饶而又能守住险要的人可保安全;身居高位而又能礼贤下士的人声望才高;人众兵强而又能高度保持戒备的人必会胜利;大智若愚的人知识增加得很多;见多识广、学问渊博而总觉得自己浅薄的人才能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去吧!绝不能以鲁国作为骄傲的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