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殷商时期的墓葬风俗分析

中国殷商时期的墓葬风俗分析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殷商之前,凡挖掘塘穴埋葬棺木,埋葬棺木的土与地面持平,不在埋人的地方植树以区别的称作“墓”。从文献中,不难发现中原古代实行的是“墓而不坟”的习俗及其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在夏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的墓葬,都严格奉行“不封不树”的古老习俗。据古籍记载,在墓地上起坟和夫妻合葬,均开始于孔子。考古发现,春秋末年,殷商之后的宋国,将大墓高高筑于丘陵之上,高7米,直径长55米。

中国殷商时期的墓葬风俗分析

古人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残余按照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场所的行为,称作“葬”;用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的设施称作“墓”。二者合称“墓葬”。

礼记·檀弓上》云:“古也,墓而不坟。”东汉郑玄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古,谓殷时也。土之高者曰坟。”殷商之前,凡挖掘塘穴埋葬棺木,埋葬棺木的土与地面持平,不在埋人的地方植树以区别的称作“墓”。“坟”是在埋葬死人的地方筑起的高于地面的土堆。“墓而不坟”指埋葬死人后不作任何标志。

土葬是世界大多数民族所采用的传统丧葬形式。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亲情观念比较浓厚,天葬或火葬在汉民族看来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和不人道行为,故不取;而土葬将死者身体进行掩藏,具有入土为安的感情寄托。

文献中,不难发现中原古代实行的是“墓而不坟”的习俗及其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易·系辞下》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于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而《礼记·檀弓上》亦云:“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墓而不坟”,最终目的就是不让生者知晓,不让其打扰死者的归处和宁静。在夏商时期的黄河流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的墓葬,都严格奉行“不封不树”的古老习俗。商代贵族大墓内部陪葬品增多,不封土而将墓地扩大;元代皇家墓葬更是将“藏”的意图发挥到极致,采用蒙古古制,收敛后送至陵园所在之处,深埋棺材于地下,以万马踏平葬地,派专人长期守护,直到墓地青草长得与周围地面相同,葬地不复相识。

相传“墓而不坟”在春秋时期得到改变。孔子少年丧父,因年纪小而不知亡父叔梁纥葬于何处;等到其母卒后,依周礼必须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后在别人的指示下寻得地点将父母合葬于防山北麓。为了记住父母墓地所在,方便日后依时祭拜,孔子便“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上》)。(www.xing528.com)

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在当时却是一场大变革。据古籍记载,在墓地上起坟和夫妻合葬,均开始于孔子。

封土之后正好赶上一场大雨,其弟子为“防墓崩”而回来晚了,告知孔子。如此三次,“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清朝江永对此解释道:“古人略于墓,而详于庙。殷人于墓不坟,则无崩坏之虞,无修墓之事,顺地道安静,不欲惊其体魄也。”孔子为殷人之后,封土有违殷礼,背离了“述而不作”的原则,因此哭泣。

孔子改革还是有所依据的,见多识广的孔子于坟丘封树可能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墓葬方式。在长江以南,西周以前就出现了封土的贵族墓葬。其具体做法为:在地面铺设石块,再加上红烧土或木炭作为墓床,埋入陪葬器具,再于上面堆垒生土。这种墓葬方式可看作平地土葬的发展。南方封土主要是出于防雨防潮的功能考虑,北方坟墓则主要是新贵们突破礼制刻意炫耀的结果。然而,封土形式由南往北的传播是不争的事实。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大兴土木工程,南北交融加剧。值此之时,早先局限于长江流域的“封土”大规模地传入中原,具有开创精神的孔子认可并亲自实践了这一改革。随着频繁的游学活动和征战,大大增强了各国人民和信息的交流,也促进了墓葬封土的推广。考古发现,春秋末年,殷商之后的宋国,将大墓高高筑于丘陵之上,高7米,直径长55米。显然,中原北方“不封不树”的墓葬古制已然瓦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