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简介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简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岩石的弹性特征来研究地下地质结构、推断岩体物性、预测油气的一种勘查方法。地震勘探作为应用地球物理的一种方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勘探手段,特别是油气勘探。地震勘探是在天然地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使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后,资料数字处理方法更加完善、灵活,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地震信息。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简介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岩石弹性特征来研究地下地质结构、推断岩体物性、预测油气的一种勘查方法。地震勘探作为应用地球物理的一种方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勘探手段,特别是油气勘探。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在地壳中传播的弹性波来勘探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石物理参数及含流体性质等的一种方法。地震勘探的大致步骤是在地表运用震源(通常是炸药)激发产生在地层介质中传播的波,在岩层分界面发生散射、反射或折射,在地面用专门仪器接收,测定波形和传播时间,然后进入复杂处理流程,反演解释出地层的地震波速度、地层构造、地层岩性、岩石物理性质等,提供给地质学家,判定地质目标。地震反演解释地下地质目标,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如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高精度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相干体技术、地震层序分析技术、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分析技术、多波多分量技术、时移地震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由于岩层可近似为弹性体,地震勘探方法所依赖的地震波传播理论都属弹性动力学范畴,因而弹性波动力学是地震勘探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基础。

地震勘探是在天然地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地震波的基本理论、仪器设备、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处理技术、解释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不断更新并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主要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光点照相记录,人工整理资料。检波器接收的地面振动波形被记录在相纸上,这样的资料不便于保存,不能重新处理。人工整理资料效率低。

第二阶段:模拟磁带记录,模拟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类似磁带录音,把地面振动—模拟方式录制在磁带上,改变回放仪接收因素可反复处理资料,并通过加工得到近似于自激自收的波场,在简单情况下得到直观反映地质构造的地震时间剖面。(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数字磁带记录,并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整理资料。野外记录地震波振幅的离散值,而不是记录连续波形。由于采用数字磁带记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原始资料的质量。此外,使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后,资料数字处理方法更加完善、灵活,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地震信息。

现在,地面地震勘探技术核心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处理和解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和时移地震技术;在井中地震方面,垂直地震剖面测井(Vetical Seismic Profile,VSP)技术、井间地震、随钻地震、微地震压裂监测等都成为开发地震的新宠。

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包括采集参数论证、观测系统设计、面元分析、地质模型与正演模拟、近地表调查、资料品质分析等内容;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包括观测系统定义、预处理、滤波、叠前去噪、反褶积、静校正、速度分析与动校正、倾角时差校正(Dipmoveout,DMO)、叠加、偏移等内容;地震资料解释反演技术包括构造解释、岩性解释、高精度波阻抗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相干体技术、AVO分析、可视化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