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环境差异

甘肃省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环境差异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占主体地位。早古生代地层构成造山带主体,也是陆块区的主要盖层之一。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主要是碳酸盐岩及砂页岩。雾宿山主要是中基性火山岩及凝灰岩与砂岩和千枚岩互层。六盘山以东地区主要是碳酸盐岩、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北山的志留系主要出露于公婆泉、流沙井、黑尖山、石板井等地,主要是碎屑岩和火山岩。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发生明显的地域差别。

甘肃省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环境差异

甘肃省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占主体地位。

早古生代地层构成造山带主体,也是陆块区的主要盖层之一。造山带早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为弧盆相系,岩石地层主要为活动类型的岛弧和弧后盆地浅海—深海相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其地层系统比较连续完整,厚度大,相变剧烈,岩石成熟度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广泛发育,稳定类型和过渡类型沉积少见,多发育在弧盆相早期或陆缘、或裂谷(裂陷)中。陆块区以板内被动陆缘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的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为主,地层系统比较完整,沉积岩相稳定,厚度小,岩石成熟度高,一般不见或少见火山岩。

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呈不连续带状(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北山以黑色炭质、硅质夹薄层灰岩为主,含有磷结核或磷块岩扁豆体。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以灰、灰绿色砂岩板岩及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有少量的碳酸盐岩和硅质岩,沉积厚度大。鄂尔多斯盆地边缘主要是碳酸盐岩及砂页岩。

奥陶系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及河西走廊、雾宿山、岷山以南的迭部及陇南以东地区、六盘山以东地区(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北山的奥陶系近东西向分布在马鬃山和黑鹰山,主要是海相碎屑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祁连山、河西走廊的奥陶系分布广泛,由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组成。雾宿山主要是中基性火山岩及凝灰岩与砂岩和千枚岩互层。六盘山以东地区主要是碳酸盐岩、页岩、钙质页岩夹薄层状灰岩、泥灰岩。西秦岭的奥陶系主要是炭质、硅质板岩。

志留系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和西秦岭(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北山的志留系主要出露于公婆泉、流沙井、黑尖山、石板井等地,主要是碎屑岩和火山岩。祁连山广泛分布,以碎屑岩为主,东段下部夹有火山岩,西段发育完整,各统、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西秦岭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两侧及康县、成县一带,以碎屑岩为主。

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发生明显的地域差别。甘肃省北部主要为海相的弧盆系和裂谷相大地构造环境,以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组合为主;而中部大部分地区主要为陆内盆地相和陆表海相稳定环境沉积的碎屑岩;南部则为被动陆缘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的堆积。(www.xing528.com)

泥盆系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西秦岭(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北山和西秦岭为海相沉积,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是陆相沉积。北山的泥盆系以海相碎屑岩及火山岩为主,上泥盆统局部有陆相火山岩。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的泥盆系厚度巨大,下中泥盆统是一套山麓相磨拉石建造,上泥盆统则是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西秦岭泥盆系剖面完整、层序清晰、化石丰富是研究海相泥盆系的理想地区,主要是碳酸盐岩。

石炭系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西秦岭和六盘山以东地区(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大部分都是海相沉积。北山的石炭系以碎屑岩、火山岩、灰岩为主,厚度巨大。祁连山及河西走廊以碎屑岩、灰岩为主,厚度不大。西秦岭南部以灰岩为主,北部夹有大量碎屑岩,有陆相沉积。六盘山以东地区为海陆交互相,以碎屑岩为主,间杂有碳酸盐岩。

二叠系在甘肃极为发育,主要分布在北山、祁连山及河西走廊、龙首山、陇东及西秦岭(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89)。北山的二叠系发育齐全,下二叠统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次之,属于海相沉积。上二叠统则是陆相碎屑岩和陆相酸性火山岩为主。祁连山北侧及河西走廊、龙首山、陇东的二叠系是陆相碎屑沉积。祁连山南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西秦岭几乎全部是碳酸盐岩,都是海相沉积。

图1-3 漳县二叠系石灰岩珊瑚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